生死学教授释慧开法师--谈生死学的社会意义 -- 【特别专访】 文:真道

“死亡学”是“二战”后,在美国掀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到目前为止,己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这生死学在近年来更是发展成为一项热门学科。到21世纪,死亡学形成一门极其重要而有益的学问。随着死亡学的研究发展,逐渐有人提倡“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认为不但应在大学学院设立此项研究课程,也应该在中学阶段(甚至小学阶段)推行死亡教育,应当与性教育同等重视。

事实上,二十多年来不少美国大学学院都纷纷开设“死亡与死亡过程”(Death and Dying) 这类课程,选修这类课程的大学生也很多,来自宗教系、哲学系、心理学系、社会学系、教育学院等各个院系,足以证明死亡学以及死亡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

慧开法师此次应新加坡佛光山之邀,前来我国出席“生命教育英文座谈会”,本刊记者趁法师来新之便,与法师作了一次访谈,了解在美国与台湾掀起研究热潮的科学“死亡学(生死学)”。

释慧开博士毕业于台湾大学数学系,美国费城天普大学宗教研究所哲学博士;学术专长是:宗教哲学、佛教哲学、东西方宗教传统与生死探讨、生死学。目前是是台湾佛光大学佛教学院院长/教授、南华大学生死系(所)教授、台湾大学共同教育中心兼任教授。

死亡学研究了近百年

死亡学的概念,最早于1903年,由被称为“乳酸菌之父”的俄国生物学家梅契尼可夫 (élie Metchnikoff)提出。梅契尼可夫认为,整全的生命科学,必须包含对于死亡的研究。他推动成立有关死亡的科学研究,目的是协助濒终病人更好地明白死为何物,从而无惧于死亡。

至于死亡学(Thanatology)一词,是由美国医生罗斯威尔●帕克(Rosewell Park)在1912年提出的,该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死神“桑纳托斯”(Thanatos)的名字,“桑纳托斯”的意思是自我毁灭的过程。佛洛伊德曾用“桑纳托斯”这个词作为“死亡本能”的别称。

死亡学是所有学问之中最复杂的一门,因为它所涉及的研究范围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和学科极其广泛,包括政治、法律、道德、(世界)宗教、哲学、心理学、精神医学、精神治疗、文学艺术等部门。不但如此,死亡学也是最难精通的学问,“活到老,学到老”还不够,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即临终阶段,仍要学习。库布勒?罗斯提出,“死亡过程即是(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的深意亦寓于此。我们确实可以说,死亡学在开始研究之时,看来似乎显得再简单不过,因为人人对于死亡总有一些常识,已多少“了解”死亡为何物。经过一段研究过程之后,才会真正感到,它是最为深刻、最难了解的一门“生命的学问”。

慧开法师指出,美国死亡学的研究发展,自然导致死亡教育的提倡推进。列维顿 (Daniel Leviton) 教授在他的著作

《死亡教育》 (Death Education) 中,对于美国死亡教育的历史发展作了简述。著名诗人艾略特 (T.S. Elliot) 在1955年首倡死亡教育与性教育同样需要。而实际上正式开始推动死亡教育的发展,并落实死亡教育的则是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菲费尔(Herman Feifel) 教授主编的《死亡的意义》(1959年出版)这一本书,影响所及,引起不少科学家、神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医师、护士乃至关注死亡问题的一般人的共鸣与热烈反应。此书在1977年改版,书名也改成《死亡的新意义》(New Meanings of Death),一直成为死亡教育的标准教科书。

研究临终病人精神壮态

瑞士人依丽莎白.庫布勒.羅斯 (Elisabeth Kübler-Ross)在1969年出版了一本与死亡学有关的书《论死亡与临终》,她是根据在美国芝加哥地区某医院的实证研究案例写成,研究对象是医院中的临终病人,总共累积研究了200多人。由于罗斯本人是精神科医生,所以她的研究案所呈现的经验内容,主要是与疾病患者临终阶段的精神状态有关的课题,可以被视为现代最早期的临终精神医学研究专书。事实上,她并不是临终病患濒临死亡的先驱者。

在质性研究领域开创札根研究法的B.G. Glaser与A.L. Strauss合著的《死亡觉知》在1965年出版,就要比罗斯的早四年。此外,在1967年,D. Sudnow 也出版了《临终社会组织》( Passing O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Dying),这两本书虽然在相关专业领域中常被引述,但其影响力却远不比罗斯的《论死亡与临终》来的广泛和深远。

慧开法师对傅伟勋老师的著作《死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极为推崇,此书除了从科际整合的宏观角度把“死亡学”连贯到精神医学、精神治疗、哲学、宗教学乃至一般科学(如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以便揭示“死亡学”研究的现代意义之外,更进一步从作者熟研半生的世界各大宗教传统,特别是耶、佛、儒、道诸家,汲汲观照生死,观照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了脱生死的智慧,并以此来探讨现代人的死亡问题及其精神超克,以及生死的终极意义。

①梅奇尼科夫(Elie Metchnikoff)是俄国著名的动物学家和生物学家,19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海奇尼科夫1845年出生于乌克兰乡村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进入哈尔科夫大学学习,毕业后到德国留学攻读博士,23岁获得了动物学博士学位。1870年到俄国敖德萨大学任教,从事动物学和比较解剖学的课程传授,一直坚持12年的教学和研究。1882年,因当时俄国出现了猖狂的反犹活动,在俄国的犹太人受到了集体的迫害,他被迫辞职,出逃俄国,在意大利墨西拿避居。

②一名精神科医师、医学博士,也是国际知名的生死学大师,她改变了数百万人处理死亡、面对临终病患的方式,同时也是安宁照护运动最有影响力的成员之一。着有《用心去活》、《你可以更靠近我》、《天使走过人间》等多本着作,担任精神科医师与悲伤咨商师期间对社会多所贡献,经常提供人道救助,一生获奖无数,已于2004年去世。

③傅伟勋,生于1933年10月7日,台湾省新竹市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主攻现代欧洲伦理学研究)。曾在台湾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俄亥俄大学等哲学系任教,也曾担任美国费城州立天普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教授,主持佛学与东亚思想博士班的研究工作。着有《西洋哲学史》、《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学佛学》、《中国哲学指导》(英文版)等中英文专着。于1996年11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