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 -- 【生活菩提】 文:凉娣整理

在外漂泊多年,一直没回乡看看,每当听到《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时,总会生起那千丝万缕的乡情,今年,下定决心趁着新春长假,向公司请了一个月的长假回乡过年,顺便探望离别多年的年迈老爹与老妈。

家乡的春节是个喜庆不断的节日。除了拜访乡中的叔伯父老外,也随乡中旧时玩伴到附近的寺院祈福。趁着大年初四,到城镇的一所寺院上香祈福,还出席一场师父的开示会,之后,听取了一位女众向师父讨教一个感情上的问题。

这位女众向师父表白道,几个月前,男友向她提出分手,让她感到十分震惊。她伤心了好长的时间,迄今还不能释怀。经常在深夜时回顾过去,深刻检讨,明白虽然在观念上有分歧,意见不同,但她依然设法与男友沟通,但经常是难取得谅解,有种强烈的挫折感,经常担心两人的关系会因而破裂,最怕的事,终于来了,这是她最不能接受的。

师父说:“是舍不下这份感情,还是感到受了伤?”

女生说:“两者都有。”

可曾自问对自己了解多少?

师父说:“一对恋人关系结束或消失,当然会打击对方的自信心,甚至不时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差劲、各方面都不到位,因而对方才会作出‘不要我’的决定。而使自己内心产生怨恨,认为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却遭对方遗弃,心中有不甘。那么,可曾自问对自己了解了多少?是否曾用学过的佛法去理解前因?”

女生说:“事情发生时,的确是给我很大的困扰,那时候根本就没想到佛法上去,在直觉上,是想尽方法如何去挽救这段感情,经个把月的反复思考,心情算是比较稳定,我开始用学到的中观思想去观照。毕竟这是我的初恋,有着太多非常美丽的憧憬,然而,相处越久,发现的问题就越多,但我还是想在相处中化解这些矛盾,可是越是化解,却出现更多的问题,这让我想到:感情是因缘所生,缘聚缘灭是非常自然的现象。”

师父说:“即使是夫妻也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与不同的观念,对不?为什么,一旦出现观念上的差异就一定会分手吗?或许有人认为不能包容、不能互相尊重,就是要分手。其实感情关系的缘起是十分的复杂的,双方的互补性,相互欣赏对方的吸引力都可能被牵涉在内。因而,在一起不一定是幸福,而分手也不一定就是打击。倘若心灵成熟,对感情就可能没有非得到不可的渴望了!”

相互学习以慈悲心相待

有关婚姻关系与前世因缘有着纠缠联系的。如果双方都能有所觉醒,能化俗情为道情,不再沉溺在世俗的贪爱,以婚姻为道场,相互学习以慈悲心相待,以禅定安定身心,用智慧化分歧,如此一来,家庭就成了心灵成长的最佳道场。

当然,若是只靠单方面的进行,那可就有一定的难度了。但事情也非绝对的,己婚的学佛者,不必太过于悲观,可以通过佛法让我们找到方法,那就是身、口、意的表现,一步一脚印地去影响对方,慢慢地引导对方去了解佛法,真心诚意地把对方引去学佛,让他与自己一同成长,让对方生活在佛法的环境中。

当然,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许对方没有责任感、没有进取心、在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家庭暴力、恶习,甚至还有外遇等,这都是十分普遍的,那么我们又要以何种方法去面对?其实我们可以用去“中观”去理解。“中观”讲的是自性,一切法缘起缘不同,没有既定立场;因而对婚姻就应用智慧慈悲来处理了。

婚姻不是人生唯一的路

也许对方真的是一无是处,那的确会让当事人带来一定的痛苦,甚至是无法改变的痛苦与折磨,使得当事人认为当初不戴眼认人,被感情所迷而陷入现在的困境。事实上,所有的人都有选择走自己要走的路的权利。要知道,婚姻不是人生唯一要走的路,只要设法在经济上、精神上做到独立自主,作为单身,甚至出家又何妨?

至于说离婚这事,其实,这可要当事者运用自己的智慧与理性去衡量来做出决定,而不是靠一时的冲动、赌气,甚至以报复心态来结束那段婚姻关系的。当我们面对婚姻出现问题时,首先要做的是如何设法去了解原因,改善关系,甚至要有勇气找专业人士咨询,恳谈、听取专门的看法,其实这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应该实实在在地去面对的。

婚姻之道,最根本的就是在婚前应多一点理智地去了解,然后才做出智慧的选择对方为自己的终身伴侣,而婚后更应以慈悲心态去经营这段婚姻,以共同的心态一起承担责任,以喜悦的心情一起创造生活,在心灵上互相扶持,通过共同的努力去做到。

双方都能做到对众生都产生慈悲心时,自然就能把自己的另一半、亲人作为慈悲的对象,纵使是有点矛盾,但在慈悲心的大前提下,用同理心、觉察心,彼此用心去对等对方,这不就是在实践菩萨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