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士的五种完善布施 -- 【学僧札记】 文:如理思惟

‘比丘们!有这五种善士之施。哪五种?净信而施,恭敬而施,适时而施,心不执着而施,不伤害自他而施。’

‘比丘们!净信而施后,不管这布施的果报在何处成熟,他会富裕,拥有广大钱财、广大财物;并且端正、美丽、优雅,拥有莲花般的殊妙容貌。’

‘比丘们!恭敬而施后,不管这布施的果报在何处成熟,他会富裕,拥有广大钱财、广大财物;并且他的妻儿、奴仆、家丁、佣人,对他顺从,听话,以理解心而奉事。’

‘比丘们!适时而施后,不管这布施的果报在何处成熟,他会富裕,拥有广大钱财、广大财物;并且他的利益会适时到来,丰饶广大。’

‘比丘们!心不执着而施后,不管这布施的果报在何处成熟,他会富裕,拥有广大钱财、广大财物;并且他的心会倾向于享受广大的五欲之乐。’

‘比丘们!不伤害自他而施后,不管这布施的果报在何处成熟,他会富裕,拥有广大钱财、广大财物;并且他的财富不会遭到火、水、国王、盗贼、或不喜爱的子嗣所损害。’①

‘比丘们!有这五种善士之施。’

何者堪称世间的善士?对此,佛陀曾向比丘开示道,远离世间杀、盗、邪淫、妄语、饮酒且具足正见者,就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善士;若能进一步自己不犯又教他人共同行正见行,远离杀、盗、邪淫、妄语、饮酒者,则能成为善士中的善士,而所谓“善士中的善士”就如同现今社会中的“人上人”。

从上段经文中,佛陀总共开示了五种善士布施的方式或说善士应具备的布施条件。亦即

(1) 由净信而生起的布施

(2) 恭敬的布施

(3) 适时的布施

(4) 心不执着的布施以及

(5) 不伤害自他的布施。

(1) 净信施(saddhāya dāna)

五种善士的布施,世尊首先谈到“净信而施”,此即所谓由净信而发起的布施。“信”可说是善行之基础,也是引发行为动力所在。世尊曾对天人开示道:“信在此世间,乃人最胜富;若修诸善法,带来安与乐;真实乃果实,是最上美味;智慧之生活,谓生活最胜。”②从佛陀开示的经典中,可知“信”的可贵与重要性。

“信”同时也可指信心,对佛陀的信心要如同孩子对父母信心,信任父母能够保护他们。有了信心,也就无惧于外在的干扰与烦恼忧苦。如果对佛法有十足的信心,也就如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孩子自然会感到安心自在。

佛教的“信”(saddhā),可分为出世间的正信与世间的正信。本经所指的“信”意指世间的信,因依全经文来看,佛陀说法的对象虽然是出家弟子,但经中的“善士”乃是指在家居士。

世间正信的基础建立在世间的正见上,即相信有因有果,行布施、祭祀、为善或作恶将会有善恶果报;相信有过去生、有今生与来生的轮回;相信有父、有母、有其它五趣的众生;相信有凡夫、有证悟的圣者等。

若是身为佛陀的弟子,则应相信佛陀所证悟的法,世尊是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的导师。然而,弟子对佛陀的“信”并非如同其它教派般,一味的盲目的跟随信仰领导者。世尊希望其弟子能够透过智慧的观照以及自身的修行体证,让这种“信”转化成为发自内心,对佛陀的教法毫无疑虑的“清净信”。

换言之,净信的布施,即是对布施的因果有确切了知,对布施是一项善法毫无疑虑,对布施充满了虔诚相信。基于“净信”而布施的善士,绝非因道听涂说而布施,更不因邪见邪说而布施,也不会因布施过程中遇到挫折而退缩。此外,他诚心的布施,也并非是有目的性的布施,如为了减免税赋的布施。

非因“净信”而布施者,往往是基于对布施不确切的认知下盲目的布施。诸如:

(1) 在生命感受到危险恐怖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布 施,以求保命;

(2) 我先前曾接受他人的布施,如今我有能力时便布 施“归还”他人曾赠予我的布施物;

(3) 或我如今布施他人,日后他必将布施予我同等加 值的布施物;

(4) 或因“可怜”而布施给那些没有办法炊食的家庭;

(5) 又或者因“布施”是先辈故有的家风,为了不坏旧 有的家风才布施等等;

(6) 因贪、瞋、痴所引发的布施。

以上几项,最终虽然还是能够达成布施的目的,但由于引发布施的动机不纯然是“善”的,也并非是发自内心对布施确信的认知,因此效果并不如净信的布施,况且如此盲从的布施并非佛陀所要倡导的。由“净信”所引发的布施,才是佛陀提倡的布施。

(2) 恭敬施(sakkacca dāna)

其次,世尊谈到“恭敬”的布施。“恭敬”不应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恭敬更应该是发自内心,表里合一的行为。对于“恭敬”的重要性,世尊曾对比丘们开示:此等六法,不能令比丘退失。以何为六耶?即:恭敬大师、恭敬法、恭敬僧伽、恭敬学、恭敬不放逸、恭敬承迎。大德!此等六法,不能令比丘退失。 ③

恭敬此六法在佛教中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是因为一切法的学习皆从恭敬中求。

从《长部.弊宿经》④中可以一窥,恭敬布施与非恭敬布施所带来的差异性。经中描述王族弊宿,虽然是布施主,但有鉴于布施时的心态不正确,非但布施的物品极为粗糙,与他所坐拥的财富不能成正比。更甚的是,王族弊宿布施时,并非出自内心的恭敬布施,非但没有亲手布施,更没有以诚心布施,而是以“丢弃”的方式布施,将他自己既不喜爱,也不欲碰触的物品,舍弃布施给他人。就因他如此非恭敬的布施,纵然布施了大量的物品,死后所投生的天界,也不及他的使者。

反之,替王族弊宿分配发放布施物的使者-郁多罗童子,在替弊宿行布施时,态度是恭敬的布施,且亲手、诚心、不丢弃的布施乃至含笑而布施。由于郁多罗童子从事这样恭敬布施的行为,因此死后所投生之处胜于王族弊宿。

《增支部.毘罗摩经》云:居士啊!不管是粗劣或精妙的布施,对此若恭敬而施,尊敬而施,亲手而施,不丢弃而施,相信未来果报而施。则不管这布施的异熟在何处成熟,他的心会倾向于享受广大的饮食、衣服、车乘、五欲之乐;他的妻儿、奴仆、家丁、佣人,也会对他顺从,听话,以理解心而奉事。为什么?居士啊!因为恭敬作业,而有这样的异熟。 ⑤

此经中世尊告诉佛教的第一大布施者-给孤独长者,不管布施物的优劣或多寡,比布施物品更重要的是布施时的态度。恭敬真诚的布施态度,远比布施万贯财富更有效,恭敬的布施同样能为施者带来善果。由此可见,物质的布施还需配合正确的布施态度,恭敬的布施也更胜于物质上的多寡。

(3) 适时施(kālena dāna)

“适时而施”顾名思义,即在最恰当、最适当、最及时、最迫切的时机布施。适时的布施如同一场来得正是时候的及时雨,让久旱的土地顿时解决了干涸之苦。同样的,适时的布施也能够实时有效地解决有情当下的困境,就如同久旱逢甘霖的大地。

世尊告诉比丘,有五种最需要及时布施之人,即从远方来的客人、即将远行的人、卧病的人、遭受饥馑所苦的人,以及在瓜果谷物丰收之时,实时供养具戒者。适时的布施,对于前四者极为重要,此时的有情生命,正处于贫病饥渴、颠沛流离,乃至身命无处可依怙的困境中,适时的关怀协助,犹如雪中送炭,能够及时解决燃眉之急。

在台湾某些原住民族群的习俗中,小米大获丰收之时,除了做为献祭以外,其族人还会将质量最好的小米供养给部落里的长老或头目,以视为对长老头目德高望重的尊重敬爱。以此推之,世尊对弟子开示,在瓜果谷物丰收之时,供养具戒者,应同样也嘱咐在家居士礼敬尊重具戒者。

然而,不适时的布施,则不能及时解决困窘,更有可能浪费布施的资源。如慈善团体当季所需的资源已经足够,要布施者则应待下一季再布施,若为了献殷勤,不断送上物资资源,只会造成浪费。又如身患恶疾,卧于便溺中的病者,病人当下亟需药物与安慰,然而布施者却给予不适病人食用的食物,或当下并没有及时给予病人安慰协助,反而在病者死后再协助处理。如此的布施都是非时之施,并不能达成有效的布施。换言之,适时的布施就是视对方的需要为考虑,须饮食者给饮食,须医药者给医药,须住所者给住所,须衣被者给衣被等等。

(4) 心不执着施(anuggahitacitto dāna)

心不执着而施,是指布施时内心欢喜,没有吝惜或不舍。布施的动机若非自愿性的,一般在布施时,心中多少会有不舍,又或在布施之后,心生不舍与后悔的心理。有情对于自身的财物,多视为与自己生命财产同等的重要,行布施时就如同“失去”生命中的一部分,因此感觉惋惜不舍。

不执着而布施之人,绝非有目的的布施,其绝非为了得到善名称、名声远播、个人或家族利益而布施。乃至不执着于布施之后,是否于未来能够往生善趣、天界。布施者若布施时心系于布施后是否能为自己带来各种利益,则不能称为心不执着的布施。

有者在布施以后,对其所布施物品的流向,非常之在乎。然而,心不执着而布施的人,他对于布施的对象,是否为他所爱之人,并不执着。换言之,纵使他所布施的物品,流向是他不喜爱或不喜见的有情,其内心也同样欢喜,并不会因此感到愕惜或不舍。

更重要的是,心不执着而布施的人,在布施以后并不会企求冀望获得受施者的回报。他布施的目的,一定是以受施者的需求为先,绝非为己身的利益为优先考虑。

(5) 不伤害自他而施

为何有时原意是善的“布施”,结果却成为伤害自己或对方之事?首先,布施者的心态与态度,最能够让受施者直接感受到布施者的诚意与意愿。如第三项所言,布施者要对受施者持有恭敬的态度,而并非以自恃凌人的高傲姿态行布施,若布施者以高姿态布施,这无形中将造成受施者自惭形秽,产生自卑,己不如人的心理,这将使得受施者身心受到第二次伤害。从这亦说明布施者在行布施时,还需照顾受施的身心感受。

此外布施者须确保布施“物”,是有益受施者身心的,或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之施物,而非有害于受施者。诸如布施者不应布施兵器、酒品、毒品及一切有害之物。布施伤害众生的兵器,这对受施者没有益处,反之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众生受到伤害。布施能让人迷醉的酒精、毒品、烟害,这些内容不只对受者造成身体的伤害,其家庭、工作、人际关系也随之破坏。沉迷于毒品之人,身有恶臭,人不喜见,人人避之,若因怜悯此类凶残、沉迷于毒瘾的众生而布施,则是愚痴的布施表现。

布施若非经过多方的学习与观照,并非所有的布施,都是有益于接受者。如有人欲以言语安慰的方式来布施他人,则自己必须受过辅导的训练,否则可能在不恰当的场合,二度伤害对方,或有可能与对方,一同陷入痛苦的深渊。

布施者在布施时,也应该量力而为,施者应斟酌自己的能力而布施,不论是金钱上或是行动上,皆应视自己的能力范围布施,如此一来才不会反过来伤害自己或家人。善用钱财,均分运用在家庭、宗教活动、缴税、布施等等,才是有智的财物布施。因布施而导致家庭经济失衡,乃至施者与受者皆堕入痛苦,这样的结果相信是佛陀所不乐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