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佛缘之三悟(下) -- 【佛缘】文:翠妮

这是一个佛根深种的家庭,直系三代人,在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下相继出家进入佛门。文化是一代比一代高,生活条件是一代比一代优越,如今在不同的寺院、庵堂敬佛;他们是一代影响着一代互有联系的学习佛法、为佛传法。这是一段旷世奇缘!佛法就是这么无穷又深奥。

我刊驻中国特约记者采访了这三代人,给读者讲述一个不一般的家庭故事。

前文提要:‘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意外发现手臂上出现“修仙”的两个

字,农民都认为那是上天对她的惩罚,一家子为了此事,愁云密布,坐立不安。后来得到邻村的一位学究指点,走了六十多华里的路,向佛陀许下弘愿,从此,她开始吃长素养长慈悲心。’

8年后现出家像

转眼过去了8年,她也吃花斋了8年,乡邻里,谁都知道她是个乐善好帮忙的人,丈夫郑先生也在她的影响下成了一方大善人。这年夏天,郑先生突然在晚上发病,迷迷糊糊说个不停,口中念念有词,反复说着:“你得放人家走了,她上世结下的佛缘,这世就是修仙的命,何况现在儿女都长大了,又分别成了家,俗缘已尽了,你更应该还人家清净,圆满她的缘根,再不放对她就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和摧残。你要为她想想,别太自私了。其实她去哪边,对你、对你们家都是积德修福,消灾减罪更是功德无量的大事,你要识大体,体谅人家的苦难啊!”

郑先生这一番话,大家听得糊里糊涂,不明白他说什么,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这样说,家人怎么也制止不了,他也不吵不闹,只是在哪儿一个人自说自话。制止不了,也只得由着他半迷糊半清醒地说,一直说到鸡叫头遍时才戛然而止沉沉地睡去。当天亮醒来家人问他说了一夜的糊话是什么意思时,他说自己也不想说,可就是不由已地说个不停,大致也明白自己说什么,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就这样,郑先生一直说了十个晚上,连他自己也完全明白,这话是劝他自己的,神灵让他放老婆出家,为佛教大业接续香火。

郑先生说糊话过去半年后,她的双眼突然瞎了,前三天还能稍微看到一点光亮,再过几天世界就成了一片漆黑。她不敢确定这是佛祖在罚她言而无信呢,还是自己得了怪病,就尝试性地长跪在佛像前保证说:“等眼复明后,我简单安排一下家事就走,绝不食言。”

1978年底,她不顾一切压力,也不理丈夫、儿女们的苦苦挽留,毅然地去了县城的那个破茅屋。此时,老师父正好已经卧床三天,再没人来就不行了。

说是出家,那也只是在守着一间破旧的茅屋,平日这茅草屋处于隐蔽状态,只有夜深人静时才有稀少的几个香客。一个月后,老师父圆寂,因为她一生没结婚,更无后代可言,只有她和几个居士简单料理老师父的后事。从此,她一个人就在此处默默念佛守候神灵,每到断粮时,她只得回家取一点来维持生计。1980年,政府开放宗教活动,对佛教限制放宽了许多,在几个居士帮助下,她才敢把佛像请到茅屋的正中供奉,香客自然也稍微多了一点儿。从哪时起,只要她再往回家的方向走,双眼就会昏花看不清任何东西,双脚如灌铅一样也不听使唤,自此之后,她下定决心,坚决断了尘缘,专心修行,活着是佛家人,死了也是佛家的魂。

佛教和各种教派得到中国政府放行,信仰自由的口号成了佛教的一盏绿灯。从小为尼解放后被迫还俗的师父找到庵堂来,要求续接佛缘,她才算有了一个同修,也算是个伴。佛家论出家前后排位,她就成了大师父,后来的这位就被称为二师父。两位尼师在大慈庵共修佛法,也分别开始在四周化缘,又要回了原来属于庵堂的部分土地,重新建了三间小布瓦的房子,这才公开而像样儿的在屋子中间立了佛像,塑了菩萨金身,正式供奉起佛祖来。直到1984年,新的小信徒们纷纷找来要剃度,一时间,大慈庵就恢复了人气和佛光,这个经历暴风雨几欲断香火的大慈庵从此才得以延续下来。

政策越来越宽大,庵里香火也逐渐旺盛起来,尼师多了又建三间边房和大门,更有诚心的居士义捐善款、众小尼师们年轻腿跑的快,她们四处化缘,化得的善款又为庵里建起了大殿,此时大慈庵已经有七位尼师。每天早晚课时,从路旁经过,也能听到悦耳的佛音梵曲,香烟袅袅从哪儿缓缓升空,人们似乎又看到昔日的庵堂,那种恬静和安然又回到现实里来了,庵堂从此也出现勃勃生机,真正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1990年,大慈庵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庵堂了,云游到此的大德、高僧有之,虔诚的信徒和远道闻名而来的捐献者更有之。大慈庵里剃度的小尼师释学珍,如今已经学业有成,在中国公办的三大佛学院之一的“四川尼众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三年,现在又被重庆佛学院聘请去任教至今。大慈庵也早已名声雀起,香火旺盛、香客云集。每月的初一、十五和观音菩萨两个生日时,这里如召开盛大会议一般,热闹非凡,居士和信徒众多,小院早已无法容纳来者,为了更好的弘扬佛教,广结佛缘,老法师征求大家意见和发展趋势,决定扩建大慈庵,尽一切力量找回早年的大慈庵容貌。

2009年春天,大慈庵终于全部落成竣工,就是开头我看到的大慈庵全貌,令人惊叹整个庵堂,再现在我眼前的,就是如今的这座像模像样的三进院。

引出三代佛缘

它前后是三进大殿座落院中,前后呼应又各有特色的仿古建筑,飞檐走壁的雕刻和色彩鲜艳的构造,给人一种大寺院老庙宇的感觉。后殿和中殿分别供有塑着金身的如来大佛和观世音菩萨,前殿则是弥勒大佛和众菩萨,各大佛和菩萨都分别披红带彩,造型逼真。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更有凶神恶煞辟邪的夜叉,他们分别显示着各自的智慧与威严。佛教对我来说,不再是20年前的认识,佛陀并不是有求必应的救世主,而是普渡众生,散发出慈悲胸怀的尊者。如今让我明白了神是不能救人的,只有个人多积德多行善才能得以解脱。

采访学云老法师时,她的淡定、平和,让我敬仰,年近九十高龄的人竟然眼不花耳不聋,除了没有一口白牙齿显得更慈祥外,真是让我不敢相信她有如此高寿。说到年龄,别的尼师说,她的孙子近年来每到她生日时,都会回来为她祝寿。老人脸上也露出甜蜜地微笑说:“净心非要让我去他哪儿,说是山上风景好,等我往生极乐时给我在哪修个塔。既然出家了,灵魂都归于极乐世界,这身皮囊只是虚设何须管它。”

如此之言,让我感觉老法师真是非仙已胜似神仙,再谈到孙辈释净心法师和曾孙辈释心乐师时,她显出很欣慰地说:“净心是我的长孙,我还有个小孙子,法名叫释演教,13岁时,就在我的感化下也出家了,一直虔心修佛了20多年。他可比我这老人能力大、佛缘深啊,这才30多岁,全靠他自己化缘、结缘,在河南南阳的镇平哪儿,就是诸葛亮的老家建了一座很像样儿的寺院,叫鳌圆寺。我佛慈悲,也是郑家祖上有德,阿弥陀佛!”

在她双手合十之时,我心里猛然一颤,这不就是真真地一尊活菩萨、活灵活现在我眼前了吗?想到此,我也禁不住双手合十,念了一声法号“阿弥陀佛”。

作者续语:

三代佛缘的故事,到此已经写完了。释学云老师太最后的话让我禁不住想,他们家的故事并没有写完,释演教法师也是她的后代,怎么13岁就结下佛缘自愿跑来找她,要求奶奶给他找师父剃度出家,又结下如此大的宏愿,发心建起一座大寺庙,还请来佛教主席和各大名寺的高僧来剪彩,这要有多么大的佛缘佛德啊?于是,我感觉还是应该把他们家的佛缘讲下去,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