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看五蕴 -- 【禅师法语】文:释一睛

五蕴,这个常常出现我们视野的佛教名词,我们总是把它放在佛教术语的位置,高高地摆在书架上,到底它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它难道仅仅是一个名词吗?不,只是我们常常当它名词而已。

五蕴,乃五种聚合之义,即色、受、想、行、识。学佛的人一般上都能朗朗读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里已明确告诉我们五蕴之义,我们误以为这个五蕴身心中有个我,而执着之,轮回无尽。实际上,它是如梦幻泡影一般,没有任何实质。首先我们着手处理了知它的空性,明白众生的痛苦皆因执着于此产生,内心中自然而然生起无余的慈悲心和菩提心。了知一切如梦如幻,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放下执着。但是,这个道理在口头上说说很容易,就像讲故事一样,与己无关,怎么说都可以。那到底该怎么样把五蕴的道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呢?

色——放下,天更广阔

色蕴,是指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和外色。内色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身躯,外色是色、声、香、味、触,这五境。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常常会说这个色身。其实,色身只是一个皮囊而已,是暂时用一下,下一次的轮回,我们又不知道在什么样的身体里了。但是,看看每天我们的行为想法,我们花掉多少的精力在这个色身上。为了这个色身,为了环境的舒适,我们花掉了多少的时间呢?从无始以来,我们为了这个身体环境的舒适,而造作了多少业。今生好不容易,我们获得人身,还能继续这样的习气吗?

从我们看起来为自己的事情开始,发出一个个清净美好的愿望,然后慢慢地就会落实到行动中,不管是自身还是外在的环境,慢慢地就呈现出本来的清净妙用。例如,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可以通过念诵一些偈子来警醒自己不忘众生之苦,远离放逸与贪著。例如:“尽大地众生,为食而相争,愿精进修行,饱足诸有情。”吃下一口饭,也可以心中默默发愿:“一口念慈,愿予众生乐,二口念悲,愿拔众生苦,三口念喜,愿共众生喜,四口念舍,愿学放舍道。”穿衣服时也可以愿众生皆得丰足,不受严寒之苦。这在一行禅师生活小诗偈中,有一个个美好的发愿,就像一个个路标,指引我们一直行驶在慈悲的道路上。慢慢地使用这个色身时,也开始为他人着想。然后,语言上也慢慢地变得柔和,说出的都是悦耳动听、让人欢喜的话,带给身边的人更多的快乐、喜悦。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源自于希望他人快乐,我执就会渐渐消融。

受——原来我们可以更快乐

受蕴,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逆境的领纳感受,可以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受、乐受、舍受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引起,有苦、乐、忧、喜、舍五种。

我们总会感觉是外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或痛苦,所以,心总是往外攀援,追求更多的财富、名声、地位等,这些快乐痛苦产生的根源是这颗心。当内心烦恼焦虑时,即使拥有再多的钱财,再高的地位,也同样愁眉不展;当内心充满喜悦时,即使是再粗劣的饭菜,再身无分文,也同样喜悦自在。苦乐的感受随着心接触外境而瞬息万变,但我们总想抓住快乐的感受,而拒绝痛苦,这样割裂就产生了。其实苦乐的感受如同泡沫般,没有任何实质,但我们总想紧紧抓住快乐、扔掉痛苦,这就像蛇的两端,你只要还抓住一端,那另一端一定会伤到你。执着产生痛苦,喜悦源自放下。那如何放下呢?我们都是希望自己快乐,总把自己关在封闭的黑屋子里,不让阳光照进来,也不让屋里的灯光透出去。但是当我们敞开心扉时,会发现快乐的阳光覆盖着整个大地,它是如此壮丽与开阔。其实快乐就在我们身边,不管是苦受、乐受都可以转为道用,心的喜悦是恒时不变的。

当快乐时,我们可以把喜悦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它传递扩散开来,愿每个人都充满喜悦,远离忧愁与悲伤。世间人得到一点欢喜或利益时,总喜欢藏起来独自享用,这是我的快乐,总是怕被人发现。其实不用把它紧紧裹在怀里,不管你如何掩藏,都散发出同样美丽的光芒。当你勇敢地松开紧握的双手时,你会发现它灿烂的光芒照亮了更多的人。

当我们感到苦受时,我们同样可以发出清净的愿望:愿我能代一切众生承担这个痛苦。这样广阔的心态下,痛苦变得可以承受了。而且每次苦受也是一种成长,只有经历了痛苦、恐惧、压力时,我们才更能理解轮回的痛苦,人生的无常,才更能理解他人的痛苦,从而产生强烈的出离心。经历比我们只是在书本上学到轮回痛苦、人生无常来得直接得多,如果我们永远都是健健康康的,就不会理解那些被病痛折磨的人们是多么痛苦。所以不用排斥任何苦受,它们是生命里宝贵的财富。

在不苦不乐受,我们只需保持一颗清明觉知的心即可。心受的苦乐忧喜舍亦如此。我们明白这些感受只是梦幻泡影而已,所以别太把它们当真了,他们就只是一场游戏,或者一片云彩,飘过我们心灵的天空。敞开我们的心扉,喜悦的阳光恒时照耀。

想——世界比我们认知的更美

想蕴,是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我们在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而生起认识的心理。对于这些主观安立的名词,我们总会执为实体,从而形成一套稳固的世界观。其实,佛教的观点就是在松动我们对世界固化的认识。想与心理学的认知很相似,这个世界并不一定像我们认知中那么实在与固定不变。苦、空、无常、无我等观点就是在转变、打破、开拓我们原有的认知,让我们放松,不要把那些认知抓得那么牢,那么实在,它们只是主观安立的名相而已。这种松动的认知,可以通过对佛法的深入学习达到,也可以通过具体观想、实修达到目的。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明确的分割,这是我的父母、亲戚、朋友、敌人……我们都有这些亲疏好坏之分;然而,在佛法的认知里,它不仅仅局限于轮回这一世的时空,而是把眼界拓展到整个六道轮回。从无始以来,一切有情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这时,所有的众生都在大平等中,它们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它们都如现世的父母一般对我们付出一切,呵护我们长大,那样的慈爱,那样的恩德,不管是这一世,还是多生累世的父母都是如此。这样的认知拓展了我们的心量,开阔了我们的心胸,当我们看到陌生人时,不再那么隔绝,而能以开放平等的心态对待,如同自己的父母、亲人一般,没有任何差别;看到敌人时,也是如此思维,他也曾是我的父母啊。现在,却因我生起了如此大的嗔恨心,感受如此大的痛苦,我该更加忍辱柔和地对待他才是……。这样慢慢换个角度思维,转变原有的认知,于是我们坚不可摧的冰山开始松动,我执慢慢降低,心慢慢开放起来。

(上、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