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佛缘之二随缘(下) -- 【佛缘】文:翠妮

这是一个佛根深种的家庭,直系三代人,在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下相继出家进入佛门。文化是一代比一代高,生活条件是一代比一代优越,如今在不同的寺院、庵堂敬佛;他们是一代影响着一代互有联系的学习佛法、为佛传法。这是一段旷世奇缘!佛法就是这么无穷又深奥。

前文提要:‘释净心走入沙门,每当家人或朋友对他指责,他总是心平气和地说:“世间人总是理解不了出家人,认为出家就是在逃避责任和亲情,或者硬说是看破了红尘;其实,这些都不对,我没有逃避,更没有厌世和抛弃,我只是在寻求自己能够获得出世的安乐和奉献大爱的方法。每个出家人不止是为自己的亲人付出,他们是在为世上更多的众生付出,更要承担起拯救众生的责任。’

依佛法医身心

出家修道,确实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靠一点一滴地修正、改正。净心师出家前从医多年,出家后的他,除了专心学习佛法外,就是攻读中医学,他遵从医者的基本医人治病之真理,遵从佛家广结善缘布施行善之根本,对周围信众看病者从不收费。他更是以佛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哲理,为信众调治精神上的苦恼。只几年的时间,净心师就成为纪山寺众僧佩服,周边众生尊重和爱戴的好和尚了。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人的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但是,在精神世界中,人们却越来越烦躁,苦恼和忧郁困扰着许多人不能自拔。净心师除了治理大家肉体上的病痛,也救治着精神上的烦恼。每当他为某位病人把完脉相后,总会用佛理向他解说佛家的缘起和慈悲,及其因果产生的关系,再引导人们如何放下。他并用自己的实例告诉人,只要心中存有六和敬的意识,藏有好和善的意念,心理上自然就会平和宁静下来,那么病也就先好了三分,再吃些中药调理,一切症状就会逐渐完好了。

净心师从不死搬硬套,比如一些需要西方科学医治的病,他会采用和建议不同的方法。总之,医术和佛法结合起来治理病黎,除了治好周边信众们肉体上的病痛外,更是与他们结下佛缘。就连一些极不信佛的在职干部和小青年,在净心师的开启下,也纷纷皈依为纪山寺居士,有些已成了纪山寺的骨干。

2010年5月29日,农历四月十六日,湖北省沙洋县纪山寺在净心师领导下举行首届夏安居仪式,僧众以戒为师、精进修学、安心办道、慈心不杀,普利众生,广结佛缘,普渡周边众生。净心法师在纪山寺首届夏安居仪式上号召全寺同修安心办道,广结佛缘,普渡周边众生。

面对、接受、化解

净心师出家后,尽管家中的父母和乡亲们再三求他回家,他都没答应。他认为既然决定放下俗间一切,就应该面对现实。如今自己早已坚定了信念,任何人也动摇不了他对佛祖和佛法的执着了,他觉得应该回家看看,该了结一下父母对他的情缘了。在过去外出的年月里,也就是出家前的任何时候,只要他从新疆回到老家,他总会先去河南息县的大慈庵拜见一位老尼师。这位现年90高龄的释学云老法师,正是净心师的亲奶奶。

净心师来到大慈庵,先给庵里的诸佛顶礼后,才去见老法师,他给学云老法师行了跪拜大礼,才坐下来谈话。

“面对、接受、化解。”不等净心师说话,老法师已经明白他的来意,就这样对他说。

净心师说:“我不怕父亲的拳脚,却怕妈妈的眼泪。”

学云老法师突然睁开眼说:“我陪你回家一趟,几十年了,我也该回去看看,也好圆寂了。”

祖孙二人回到家中,他父亲碍于老法师的面,只是不理净心,一个劲的抽烟;母亲果真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嗦啰不停:“老人出家就算了,身为长子,你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年轻的妻子不要,咱们家到底欠佛家多少冤债啊,要几辈人才能还完啊?”

学云老法师说:“这不是冤债,是善缘眷顾我们家,也是我们祖上有德,才有这般源源不断的佛缘啊。”

净心师说:“老师父说的对,如果我不出家,还正在郑州做小生意,整天奔忙在商场里,每天早出晚归像车轮一样不停地在那里转,与人勾心斗角,交房租,养活孩子。就算几年后积了一点钱,买套按揭房子,把一生卖给银行,然后有点什么事,还得求四亲告借,就算是发了大一点的财,不跟人借,又能孝敬您多少呢?总归,我们就一直那么干下去,然后老去、死去。出家后我是在修心,修行,修道,天天修,日日修,从里到外的清净,一直修到无我的境界,然后帮助众生,帮助家人和孩子们。我现在把医学与佛道结合起来,发现佛教的修习和医学有许多共通处,就教导求医者,先修止治病,再作观治病,之后再用药治病,这样的效果特别好。为此,我感觉很欣慰,你们应当为我高兴才对啊。”

佛教博大一生学不完

母亲依然不解地说:“你只讲自己静心、修心、积德、行善了,孩子怎么办?他们的人生呢,人家都有父母关爱,他们靠谁啊?”

净心师又说:“他们的妈妈如果不愿教育孩子,我也可以带走啊,宗教也是文化、艺术和教育的大学堂啊,特别是佛教太博大了,是人一生也学不完的知识库,佛学的精典是人所共知的,心乐不就是个好例子吗,她现在已经算是学有所成,硕士毕业,正读博士呢。”

“那有什么用,社会上谁承认啊?”

“佛家不图利,更不需要得到谁承认,只要她致臻地传承佛祖精神就好。”

“那么,人活一生不图名利还活个啥?”

“布施不留名,助人不图利,这是佛道之根本”老法师深沉地接道。

前些时日,纪山寺来了一群大学生,他们年轻狂傲,虽然上山进到寺院里,还满嘴的大不敬,对佛教和佛陀言语不恭,讥笑佛家天真无知,不相信善恶有报,因果和轮回之说。他本着不想跟一群大孩子争辩,可他们这种态度对我佛太过了,于是双手合十地对他们说: “阿弥陀佛:几位小施主,你们都见过自己的爷爷奶奶吧?”

“当然,我们都还有爷爷奶奶在世呢。”

“我相信,这是你们的福德,也是老人的福报。”

“哈……”

“你们之中又有谁见过你们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吗?”

“那不可能的,都好几代了,怎么可以见到啊?”

“但是,他们存在过吗?”

“当然存在过啊,如果不存在哪会有我们的爷爷奶奶啊?”

“嗯,说的很有道理,也很真实。所以我们不要怀疑,因我们没有看到,而又确实存在过的事情。你们都是有知识的新一代大学生,对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和历史上发生的事也不相信吗,那就不对了,佛教文化已经在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如果没有伟大理论能有这么坚强的生命力吗,追随佛法的研究生、博士文凭的人很多,现在中国已经有好几所公办佛教大学了,难道大家都没文化?”

大学生们一个个低下头,不知是谁带头对佛像跪下,还有模有样地磕起头来。

“我们家能一代接一代,直系三代走进佛门专修佛法,当然要几辈人才能修来这种善德和福报。”

“出家并不是看破红尘,而是出小家,做大家的事业。”

下篇是学云老法师的故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