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拈花 -- 特约记者:苗四海

五一高山行,

迟疑不能定。

登临高山寺,

痴心忽然明。

明师指路径,

菩萨现慈情。

……

步入清净路,

吾心秋月生。

趁五一长假,相约多位莲友结伴上四川成都崇州市高山寺参加“知识分子佛学短修班”。我带同家人与莲友踏上学法之途。路是漫长的,但我却没有一丝的倦意。二十多个小时的颠簸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佛之心。

抵达高山寺,是傍晚时分。汶川地震中被毁的古寺依然在艰难复建中。瑟瑟山林,新修的殿宇和新掘的土堆、高耸的机器,在斜阳中静立。

声声佛号暧我心

到了高山寺,虽没有看到一般古寺院金碧辉煌的气势,但却透出庄严格局。回眸宝殿外,依然有坍塌的地方没修复,震后残景,依旧是让人心中生起阵阵寒意。寺院特地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斋饭,这时,大殿传来诵经声,原来当家师一睛法师正带领众尼师在做晚课。

次日一早,山林还在沉寂,醒板和讲堂内的佛乐就响了。娇小俊秀的一晴法师早已身着僧袍,站在讲堂,静候沉睡中醒来的居士们来做早课。

寺里比丘尼很少,仅有研究生毕业的当家师一晴法师、众愿师(原名广愿,为顺应临济宗的排行而更名)和年迈的师公及随侍四人。但佛号声却此起彼伏。路遇行人,比丘尼们总双手合十,眉眼含笑,开口就是一声佛号。

一位同修居士告诉我,高山寺的狗很奇怪,当你在它面前念阿弥陀佛时,它马上安静下来。是的。众生皆有灵性,一片悲悯之心,连风都会清凉充满,更何况生灵呢,。

收养野狗为慈悲

高山寺有三只狗,都极忠诚。夜半醒来,到山间望月,寮门方启,它们便狂吠起来,声若巨豹。看护工地者便起身,手电筒晃动着巡查工地。每到早课佛号声响起,四处游走的它们便安静下来,静卧树荫,静静聆听。

许多初上高山寺的居士们,对寺院养狗甚感不解,“佛制比丘,不得蓄养动物啦”等等,有的还絮絮叨叨说了半天。法师默然无声。临别时,狗随法师起身相送,我们才发现狗腿是瘸的。法师说,这是两条流浪狗,被扔到寺门前,眼见生命不保,于是收养了它。两条狗配合默契,一条白天睡觉,一条晚上睡觉,轮流看护寺院。给沉寂的寺院带来了几许生机。

另一条是众愿师出家时,几乎把整个家都捐给了寺院,所养的狗无处可去,便来到了寺里。

讲课时,一晴法师谈起了三嗯和尚的故事和大心量。

和尚在山寺修道。一少女未婚生子。父母打她,她便说是和尚的种子,把孩子抱到寺里。少女解脱了,和尚却受到指责。他没说什么,只是嗯了一声,默默地养起了孩子,并四处为孩子寻奶吃;山上山下的人都指责他,他只是嗯了一声;后来,少女良心发现,向父母说出实情,父母向和尚道歉,和尚又嗯了一声,把孩子还给了少女。

在他眼里,一切都是无常的,只有慈悲心、柔软心是修道人应有的大心量。有了这人间最美的风物,何处不和谐喜乐呢?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隐禅师。

高山寺用水很困难,经济也困苦。她们却毅然收留了流浪狗和刀俎下的鱼,给它们以存身之地,不顾世人的不解。这份悲心,不次于三嗯和尚吧。

听课时,远远听见狗和孩子们在楼下戏耍。我想,曾在佛学院教书的法师,何尝不知道戒律呢。但佛制比丘不得蓄养动物的目的,是不能以众生的生命和妻离子散来盈利。法师蓄养动物,则纯粹是慈悲之心。

悲与舍都是大愿

听课之余,众愿师陪我们到寺后山参观,这是寺院待开发的荒山。在半山腰的菜园子扩大了,耕作精细。一小块一小块果蔬吐出嫩叶。众愿师说,去年,山间游玩的人们常来这里摘瓜果。今年,她们便有意把它建成开心果园,吸引市民假日来游玩,亲近佛法。

山巅,鲜红的蛇莓、缤纷的山花盈道。山下的万亩果园里,新修的寺宇隐隐露出青瓦屋脊。很美。众愿师指着山下,兴奋地说,这里要建大雄宝殿、禅修中心,那里要建慈善中心,世界最高的木雕观音……。

因为考虑到现在的城市人,太多心灵浮躁不安,他们急需一个让他们静下来的修练场所,因而,禅修中心可以先建起来,可开办短修班,让心灵浮躁不安的城市人可以在这里亲近佛法;反而是大殿可以稍微迟点建。”

众愿师又说:“我是学医的,往生的父亲曾是医科大学校长。目前,山区百姓缺医少药,还有不少孩子上不起学。我准备利用医学特长和人脉关系,邀请专家定期来当志工,为乡民义诊,并联系城市人资助山区孩子上学。等有了场地和资金,再成立专门机构……。”

众愿师侃侃而谈,我的心却被她平静无华的语调所震撼了。没想到偏居山间的比丘尼竟然有如此大愿。同行的作家也都面露惊诧与感动。

暮霭渐临山间。我们绕山回到了寺门。新修的山门、弥勒殿、观音殿披上了苍茫,一晴法师等尼众在殿中敲磬诵经。流浪狗“五元”迎上前来。

“初来地震后满地瓦砾的山寺时,几个月没有一个人影前来。那天收留这只流浪狗时,恰好收到山民送来的第一笔建寺捐资——五元钱。师父很感动,就给它起名叫‘五元’。”

众愿师含笑的眉眼里,隐约着深沉的、如丝的往事漫忆。

清凉佛法大心量

庭院林木森森,她们栽种的花木已亭亭如盖了。在这个小小的庭院里,30多岁的一晴法师曾绕庭徘徊,无法入眠,等待下山采购建筑材料的年轻的众愿摸黑归来;曾半夜独对寂月,忧心建筑资金;也曾面含微笑,为四方的支持和三宝的加持,顶礼祈福。

短修班结束了。大家的心被清凉的佛法和尼众们脱俗的行为润去了烦躁,眼中现出满足、喜乐的光芒。一对不停吵架的小夫妻,把“大心量”三个字,大大地记在笔记本上,恩爱地下山了。

一晴法师讲课时的开示说,感谢佛陀,因为你,我才止住了流浪和漂泊。学员听了师父的这句话,纷纷叫好,大家还说:“更要感谢高山寺,正因为你们在百废待兴的艰难条件下,创办了首届回馈社会的短修班,才让我们亲近了佛陀,踏上了欢喜、解脱之路。祈愿古寺早日复兴,让佛法的钟鼓响遍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