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文化艺术馆主办独立后佛教发展史展览 -- 特约记者:欧阳启仁

座落于芽笼24A巷的海印文化艺术馆,于今年1月间推出 《1965年独立前的新加坡佛教历史》展览会。为了进一步让人认识到我国佛教发展,馆方再接再厉,决定在7月11日至9月17日期间,继续制作1965年后的新加坡佛教历史展,希望能够给更多人了解在建国初期到现在,佛教的发展过程。

展览内容将通过经忏、教育和慈善三个层面展现1965年后的新加坡佛教文化面貌,并且简单介绍佛教团体所走过的历程。配合这次的主题,也邀请到郑常修居士绘制的长轴画。

刚脱离马来亚独立自主的建国初期,是艰辛的日子。不久前,离世的开国元勋吴庆瑞博士,在独立后他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带领人民走出困境,从一个殖民地走向发展中国家;在他掌管三个重要部门时,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种族和谐、宗教信仰容忍谅解上,都要做到公正、公平,才不起争执、猜疑。可以这么说,吴博士在宗教教育上也付出一份心血的。

“经忏”作为一种宗教仪式,是传统的习俗的延续,经过多年仍然保持原样。在新加坡多元社会里,举行经忏活动的场合中,虽然环境改变,而有繁简的不同。从整体来看,独立前后其功能基本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独立后注重社会福利慈善

60年代之前,本地寺庙虽然收留无依靠的老人,但尚未有成立老人院的概念。直到1969年新加坡第一间“万佛堂安老院”成立后,佛教界才出现有组织的老人院。至于孤儿院方面,早期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先天教”只收留孤女。到了60年代后,因政府推行家庭计划,孤儿率降低,故此佛教所办的孤儿院已经很少,常见的只办托儿所。至于医务机构,佛教到了90年代后,才开始办社区医院,到了2009年我国共有6家各宗教及社团办的社区医院,包括安德烈社区医院、圣路加爱老医院、观明综合医院、太和观医院(前称宏茂桥社区医院)、广惠肇留医院和仁慈医院。

1969年,常凯长老和宏船长老创办新加坡佛教施诊,现有6间诊所,分别座落于芽茏西、丹戎巴葛、红山、立达、宏茂桥和裕廊东等人口密集地区。为民众提供祛病康复的关怀和服务。

此外,秉承着佛陀的慈悲精神,佛教团体也提供辅导服务,特别注重辅导肃毒工作等。1973年政府立法防止滥用毒品之后,民间及宗教团体都热烈响应肃毒协会的号召,参予肃毒工作。1977年佛教总会成立肃毒辅导组,举办肃毒辅导训练班。先后有数百名佛教徒参加为义务辅导员,积极从事肃毒辅导服务。

独立后的寺、庵道场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较为人知的有:佛教青年弘法团、法轮社、大众学佛研究会、竹林寺、佛牙寺龙华院、药师行愿会、慧严佛学会、净宗学会、佛教图书馆、台湾佛光山、台湾佛教慈济会、海印丛林等,都是由新一辈的法师、居士、海外信众们努力建立创办。

积极推动以佛陀慈悲救人度世的大乘佛教的教义,引导青年男女信仰佛法,注重人材的培养,例如举办研讨会、座谈会、专题演讲;从事弘法利生,及作有益身心的活动,激发佛教青年献身社会工作,是新一代方丈、住持以现代管理方式处理寺内的日常业务。此外,还促进佛教教育、文化与赞助慈善事业等。

佛教文教发展趋势

1965年立国后,政府推行全民教育,教育水平普遍提高,直接影响了佛教徒的素质,他们不再满足于拜拜层面,而是更进一层进行理性的探索,促进了佛教文化与教育方面的发展。如佛教总会出刊的《南洋佛教》,创立于1969年,由德高望重的宏船长老和常凯法师倡办,至今仍然发行,虽然已从月刊改为季刊出版,可以说是本地悠久的佛教杂志之一。

70年代之后,新兴的佛教团体相继成立,亦各自规范编撰不同的教科书,以便让人们更有系统地学习佛学。新、马许多僧人和知名佛教居士如释宏船、释金明、毕俊辉等通过广播电台讲述佛教义理;80年代及90年代科技逐渐发达,也将佛教文教推向新的里程碑,使更多人容易接触到佛法,把法师的开示录成盒式卡带和录像带,接着又出现了视像光碟,以时并进的使用光碟视频弘法,广为流传结缘。

一些充满青春活动的佛教团体,使用舞蹈和话剧的艺术形式来呈现佛经故事,比如《鬼子母》(短剧)、《莲花夫人》(舞蹈)、《鸠摩罗什传》(音乐剧)、《千年一音(大型音乐会)以及现代佛曲的创作等,以不同演绎方式,将含义深远的佛理呈献在人们眼前。

在80年代初教育部更制定了伦理教学政策,规定儒学和其他六门宗教学科(即佛学、基督教、伊斯兰教、世界宗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教义)为中学生选修科目。这个政策大概推行了10年,受其政策影响,学佛人士有增加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