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韩国,从宗教开始 -- 学诚法师

到韩国访问学习已大半年,虽然平时也常到寺院拜佛,但是因为语言不通,也很少有机会参与和感受他们的佛教活动,所以对韩国佛教的现状,也只有一些非常肤浅外在的观察和感受而已。因缘际会,这次虽然未能留在龙泉寺参加浴佛法会,但是倒有幸和我的同事,也是好友一起亲身感受了韩国的浴佛节,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特别的经历和新鲜的感受。记得师父说过“了解别人,就是了解自己”,也希望透由我们来韩访学的因缘,让更多的人了解韩国的文化和佛教。

这篇韩国浴佛节见闻是我邀请同事一起完成的。非常感谢他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以一位教外人士的眼光,为我们生动细致地描述了韩国浴佛节的盛况,并以新闻学者独特的视角,和我们分享了他对韩国宗教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思考,让我很受启发,相信这也会带给更多有缘人深入的思考。

韩国:熟悉的陌生者

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韩国既熟悉,但又陌生的。在东亚文化圈中,韩国与中国的文化渊源很近,如果排除狭隘的民族偏见,本着对真实文化历史的尊重与恭敬,从两国的文化历史谱系中寻根溯源,我们就不难发现,中、韩两国的文化根脉是紧紧地交结在一起的,两国文化具有非常密切的亲缘性,共同的文化根脉内在地规约彼此的文化承传。

中国人对韩国文化又是陌生的。我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韩国的传统文化源头是在中国,韩国的文化仅仅是中国文化的复制版而已。其实不然,彼此的差异,只有深入体察,才能发现。究其原因,除了韩国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方面所表现出的惊人智慧以外,还与20世纪中国独特的文化激进主义密切相关。当我们睁眼环视近邻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时,才突然发现:原来被我们革命掉的东西居然在这些地方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于是,我们又得回过头去补课。

宗教:离韩国人很近

在韩国,感受最深的是韩国的宗教。在中国国内,我们总是觉得,宗教离一般人很远很远,不仅在空间上很远,而且在心理上也很远,认为宗教活动是一个小众化的活动。在泱泱十多亿人口的中国,宗教信众在整个国民中的比例还是很小的。虽然近年来,宗教事业在中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以13亿人口为分母的中国,宗教的信众规模还很小很小。可是在韩国,我们发现,宗教离人们的生活却很近很近。令人吃惊的是,大多数的韩国民众都信仰宗教。在韩国,我们看到的一个突出景观,就是教堂、寺庙特别多,这些宗教场所在空间布局上非常密集。其中,佛教共有寺院近两万所,僧尼三万多人,信徒约2000万人,接近总人口的一半。韩国首都首尔被称为世界上教堂最多的城市。在韩国,最盛行的是基督教、佛教、天主教几大宗教,而且各宗教教派在韩国能够各得其所,兼容并包。

5月12日,韩国全国放假一天,庆祝佛诞,我恭逢其盛,在久负盛名的曹溪寺,近距离地感受了一回韩国的浴佛节。 早上9点多,当我们来到曹溪寺时,这里早已是人头攒动。随着人流进入到曹溪寺内,展现在眼前的尽是身穿各色服装的信众。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韩国信众身上的传统服装。今天,韩国佛教信徒特意穿上民族服装,可见佛诞节在韩国信徒心中的地位。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女信众,身着色彩鲜艳的曳地长裙,优雅从容。她们有的双手合掌,叩拜、诵经,有的焚香、燃烛。还有各种肤色的外国信众也来参加佛诞节。

曹溪寺内人流涌动,但秩序井然。人们的神色安然、淡定,似乎感觉不到这些人是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我们随人流排队参加浴佛仪式。大约半个小时功夫,我们来到佛祖金像面前,香花丛中的几案上安放着一个铜盆,盆中注满了香汤,汤中立着一尊童子金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即释迦太子像。我来到佛祖金像面前,俯首叩拜,然后手持长柄木勺,盛满香汤,心怀虔诚,慢慢地,将香汤从佛祖的头上徐徐浇下,同时在心中默默祈祷……

随后,到曹溪寺正殿大雄殿观看大型纪念仪式,虽然有语言上的隔膜,但我感到,佛菩萨是超越一切语言、国家、肤色的,不会因为你是韩国人,我是中国人,他是美国人而生分别心。在这里,众生平等,对佛的信仰让人们超越了语言、民族以及国别的界限,超越了阶层、身份的区隔。这里只有一种最宽广、慈悲的语言,那就是佛教语言。

认识韩国,从宗教开始

过去,我自以为了解了韩国,实际上根本谈不上真正理解。我曾认为韩国的崛起是与儒教传统获得成功转化和释放有关,想当然地认为,儒家文化是支撑韩国经济崛起的内因。实际上,儒家文化固然在韩国占有不同寻常的位置,也对于安顿韩国人的心灵有很大作用,但它在韩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并不是唯一的支柱。

认识韩国,首先得放下自己的知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才能有收获。我上述的一点感受,仅仅是认识韩国的开始。如果不了解她的宗教,可能很难了解真实的韩国。因此,要真正认识韩国,宗教是绕不过去的。因为,宗教在韩国人精神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寻常,从韩国总统大选中宗教信徒的分量即可证明这一点。

顺应缘起,兼容并包

韩国的浴佛法会在外在形式上带有较多世间的色彩,所呈现的面貌与中国佛教有较大差异。记得去年初到韩国,去寺院拜佛时,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在一些外相上去分别、比较,以自己的知见去看待这种差异。但是这次的浴佛法会上,当我和众多虔诚的韩国信众一起至诚恭敬地浴佛时,我强烈地感受到佛教在韩国不但普为社会大众所接纳,而且在主流社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整个韩国社会都发挥着积极而广泛的影响。从佛诞日受邀出席法会的各界嘉宾来看,韩国佛教在主流文化中的地位和对民众精神生活的影响,应该与政府的支持、认可,以及同社会各阶层、其他宗教保持良好的交流有很大关系。

身处其境,我对师父建立教法的理念也有了些切身的体会。“我们对其他的人、其他的宗派都要尊重,你不要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其它的寺院、宗派、法师也在建立教法,但建立的过程不同,承担的事情不同,呈现的面貌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尽管有如此多的不同,但整个佛教是一体的,不可以讲只有自己能够代表佛教,别人不如自己,或说别人不对。”的确,在当今中国佛教正在复兴的状况下,我们需要的是整合,而不是分别,更不是对立。虽然佛教在不同地区、不同宗派所呈现的面貌有所不同,但这只是缘起的不同。韩国佛教所展现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对时代发展的适应性,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站在深广因缘的角度理解佛法

佛法是缘起法,所以我们建立教法也要把握缘起,顺应时代特点。我体会,这也是师父为我们抉择要依靠团体修行的主要原因。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时代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呈现出组织化的特征,也就是要依靠共业的力量。我们要成办广大的佛法事业也必须依靠体系架构完备的组织,佛教的不断推广更要靠共业。我理解,“三系整合,八宗并弘”的建教理念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因缘下,对整个佛教何去何从所做出的智慧抉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依正不二,只有共业的环境改善了,教法建立的基础宽广了,教法的延续才有希望,这样我们才能跟着师法友的团队长久地走下去,生生增上,乃至成佛。

学诚法师,1982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法师修学。1991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并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法音》主编、《福建宗教》顾问、《福建佛教》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