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饮食规则:托钵
-- 圣严法师
托钵生活是出家人所值得提倡,值得恢复的,但是佛教传到中国,正像橘树过淮变了质,传来的是佛的大法,却将佛的生活规则遗失了——其实是中国佛教未能接受佛的生活规制,一味讲大乘行的权巧方便,小乘行的律制生活就始终没有彻底遵行过,即使是以持律而名,并对中国律制有大贡献的诸大律祖,也未遵行此一托钵的遗规,大家都以为环境和风尚不同,所以行不通!
今日的台湾,固然没有托钵比丘,但也有人希望能过托钵生活的,我很赞成这种希望,尤其今日台湾的比丘并不多,向信徒化斋,信徒的负担也不会太重。不过于开始之时有几桩困难,第一、比丘与信徒皆不知应供与奉供的规矩;第二、中国比丘持素食,又多不持过中不食,将使应供者与奉供者均有不便;第三、每天托钵是很辛苦的,托钵而得的饭菜,也是不能全合自己口味的。
不过事在人为,如能发大真心,践履佛制,当可克服一切困难,而能完成理想制度的。
说到托钵,因为距离佛世遥远了,不唯中国比丘不能如理遵行,即在泰国的小乘比丘,也未能够绝对遵行,佛制比丘不得不洁净厨界便在寺内炊煮,比丘也不得自己炊煮。但见《海潮音》四十三卷四月号,净海法师的报道:“因为泰僧有些日子托钵不够吃,或者有时不出去托钵,所以每一个比丘和沙弥,都自备煤油炉和小锅等。” 又说:“出家人平常也自己加菜,派寺中的俗人去市场买已被屠死的鱼肉及蔬菜回来煮。” 这于严正的佛制而言,是不合要求的。但是他们更比我们合乎要求者,乃是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