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报导】 -- 文: 纪传盛

和乐的艺术飨宴

《神州和乐》为新加坡佛教施诊所筹募重建基金

2007年5月6日 ,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有一场神圣、盛大、隆重的“神州和乐”梵呗交响诗大型音乐会。参与演出团体规模宏大,包括主办单位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演出单位深圳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合唱团、深圳弘法寺僧伽合唱团近两百人组成。所有收入悉数捐献新加坡佛教施诊所建筑基金。当晚音乐会的贵宾是我国社会发展部、青年及体育部政务次长张思乐先生。在新加坡佛教施诊所主席明义法师致欢迎词,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符坚涌致词后,大会贵宾颁赠纪念品,演出团体各单位也回赠纪念品于新加坡佛教施诊所。

“神州和乐”梵呗交响诗大型音乐会自去年首次在“世界佛教论坛”圆满闭幕礼演出后,震撼各界,随后又到东南亚及欧洲演出,新加坡是东南亚第一站。《神州和乐》这部交响乐作品命名取意于“和谐社会,从心开始”的主题,蕴涵世界庄严、禅慧圆融、众生欢喜、万物和谐、天地光明之意。作品长约80分钟,用交响乐的形式阐释佛教“庄严国土,利乐群生”的大乘理想与“和谐生命、光明智慧”的禅慧道风,突出了中国佛教以“世界和平,生命和谐”为主旨的文化价值,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和谐交融,也是近年来佛教音乐界难得一见的精品,具有真善美的艺术感染力。中华佛教信息网对该演出的评语为

“音乐会把中国佛教音乐与西方交响音乐融为一体,用交响乐的形式阐释佛教文化精髓与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雄浑动人,意蕴无穷。”

在这音符转瞬流动,充满微妙音声的音乐会里,唐建平教授的作曲,俞峰教授优雅的指挥风格,团员落力的演出,让观众体味着无尽的美(生命的交响,艺术的交响,和谐的交响)。整部作品通过序曲:九龙浴佛,和四个乐章:华藏世界、慈悲愿怀、禅悦慧风、莲幢光明(终曲),依循既定的佛教素材、文学主题和交响乐独特结构方式和风格进行,具有鲜明的艺术感染力,有别于一般的佛教音乐。例如第四乐章(终曲)是一阕恢弘的交响诗篇,音乐形象勇猛精进,采用大众于梵呗时所惯用的念佛音调改编而成,以反复唱诵的佛号及木鱼、鼓和多种管弦乐器合奏,带领观众进入清净、喜乐自在的境界。

其它乐章中,弦乐似滚滚江河水中的清泉,洗净心灵中的尘埃;管乐如黯暗长夜里的一点曙光,照亮着众生的心灵。梵呗的恬澹雅逸,结合深邃的佛教内涵,如风吹,如水流,任运自如。法器和打击乐器通天彻地,浑厚如鼓,摄神如钟,如汪洋般的感动着观众。合唱团以充满感情的歌声与精湛的歌唱造诣,神韵俱佳地传递出万物和谐的乐章。谨此将当晚的盛况和内心的感受,赋以诗曰:

美妙的音符,庄严的情景,热情的听众,静心地聆听。

情感的细腻,节奏的紧密, 台上与台下,浑然成一体。

心佛与众生,心心来相应, 心在佛法在,遍地是法音。

新加坡佛教施诊所 (1969-迄今)

赠医施药

造福人群

新加坡佛教施诊所是新加坡佛教人士设立的慈善机构,以实践佛陀慈悲宗旨,解除贫病大众的疾苦,达到祛病、保健、与乐拔苦的目的。它创立于1969年,由常凯长老发起倡办,得宏船长老慨将1966年,普觉寺举行水陆道场律仪学会所存之款额7万6千余元,悉数作为开办基金。

38年来,佛教施诊所获得佛教四众人士及社会大众的支持,目前27%的收入来自求诊病人所付的登记费及慈善箱捐献,其余73%来自社会热心人士献捐的医药基金(所有医药基金捐款可豁免所得税)。

两年前,位于芽笼23巷48号的佛教施诊所大厦(总部办事处及总所门诊部)因建筑不敷应用,而搬迁至芽笼25巷14号暂时租赁的店屋办公及开诊,并在原址拆卸、重建七层大楼。目前新大厦已竣工,预计8月份启用。

赞助方式

大厦建筑费预计为 400 万新元,目前筹款项距离目标还差100万元。由于建筑基金的免税期限即将到期,希望社会各界热心公益人士,本着为善最乐之精神,慷慨解囊。凡捐建筑基金1000元以上者,佛教施诊所会将其姓名刻于碑,作为永久纪念。捐助者可上网http://www.sbfc.org.sg下载捐款表格,打印后寄至14 Lor 25 Geylang 新加坡佛教施诊所临时办事处,支票请划双线,注明“新加坡佛教施诊所建筑基金”。您也可利用现金,到新加坡佛教施诊所位于全岛的六间分所进行捐助。欲知详情,请拨电6748-7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