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咒-一位显乘学者的观点
-- 文 : 果峻
担任法鼓山美国象冈禅修道场和新加坡菩提阁住持,同时也是禅修老师的果峻法师,为何也接触唐密,以持咒作为修习呢?以下答案摘自他的著作《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经》*1。
《智度论》云:“佛法大海,
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的确要进入佛法是必须信、智并重,不能偏失的。然而因佛弟子学佛的因缘不一,根性的利钝不同而有法行人与信行人的分别。一 般而言,法行人重理性,有科学精神,遇事穷究不舍。经过思辩分析和理解入信的,称为智信。信行人重情意,对佛法虽然信心十足,相信因果,但若要他深入藏经,即忙不迭自认下愚钝根求饶或见难而退。文字对这类众生来说真是不折不扣的“文字障”。《起信论》说到有些众生以“文多为烦”,他们不求甚解,觉得没有这个需要,文字愈少愈好,甚至不用文字就更好了;总之你对他说什么就信什么。教什么就做什么,称为仰信。《大涅槃经》与《大毗婆沙论》说:“有信无智,增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重信仰不修智慧,会流为愚痴的迷信。重智而无信,纯是知识性的戏论, 很容易落入拨无因果或邪见空中。
无可否认佛弟子中信行人占了教众人口的绝大多数。为了契应根机习性各异及怯弱不堪的众生,《起信论》有“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之说。因此在事行与理行的正常道中别开方便道的修习法门;如念佛、持咒、诵经、忏悔、布施、供养诸佛、请转法轮、随喜功德等。《十住毗婆沙论》说:初学者,修念佛、忏悔、劝请等法,心得清净,信心增长,即能修习智慧慈悲等法。《 大智度论》说有菩萨以信精进入佛法,乐集佛功德。即是指专重仰信,依佛菩萨加被护持的信增上。《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从信增上的修习过程中作为引生智慧的前方便。
依据经论,八万四千法门,有究竟的难行道,有方便的易行道,门门通向涅槃城。“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又有方便中的方便,易行中的易行,乃至“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目的不外是为了引导众生策发信愿,引生智慧,趣入佛乘。总之一切法门都是迈向成佛的菩提正道。这也是我推广《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法门的原因。
然而法不孤起,原因的远因是我曾在2005年4月间去到西安的大兴善寺,这是密教不空法师曾经驻锡过的道场,他的舍利也安放在此。我无意中来到一座殿前,只见重门深锁,了无人迹。探问之下,寺方的僧人告诉我这是供奉孔雀明王的殿堂,虽然对外不开放,却愿意让我进去参观一下,我即以此因缘与孔雀明王结下了殊胜的法缘。回来后翻阅有关孔雀明王的殊胜功德及感应事迹,欢喜赞仰之余,思念众生所受到的苦厄;在人类,除了自然界的海啸、地震、风灾、饥馑,人为的战争、种族逼害、恐怖分子,还有非典型肺炎及蚊疫等病症,人人自危。而动物也有疯牛症,口蹄症及各种瘟疫,无辜被杀的猪牛鸡只不计其数,甚至被活埋者也有之。逐发愿要以孔雀明王法门来供养一切苦难的众生,是为缘起之始。
有很多人认定了我是个教禅的禅师,因而很奇怪我为什么会办起密教的孔雀法会来?其实我只是个教禅的法师。日常中,除了用佛法和禅法调心之外,也有念佛、持咒,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祈求三宝加持,与观世音菩萨更有着不可思议的法缘。对我来说,观世音菩萨就是孔雀明王,也是阿弥陀佛、药师佛、地藏菩萨、文殊菩萨,乃至诸佛菩萨都是观世音菩萨,为诸佛菩萨,同一法身,虽分别而实无分别。
佛法中有显教与密教之分。显教即是化身佛释迦牟尼所说的一切大小乘教法,因文义明显易知,称显教。密教即是法身佛毗卢遮那如来说的内证真言教法,秘密难知,称为密法、根本心法或无上大法。依显教义,法身佛不能说法。密教则说法身佛常放光说法。所以密教不是释迦世尊所说,而是毗卢遮那佛所说。
据密教相传,毗卢遮那如来在摩醯首罗天,金刚法界宫为金刚萨埵诸大菩萨说真言法,上座的金刚萨埵将所说的记录下来,藏于南天竺的铁塔之中。如来入灭后八百年,龙树菩萨开此铁塔,亲晤金刚萨埵,获得面授密法,并为其灌顶,此为秘密法门传世的开始。后数百年传至龙智。龙智传金刚智及善无畏。唐玄宗时,金刚智和弟子不空、善无畏三人先后来华宏扬密法,是为真言宗唐密之始。不空传惠果。惠果传日僧空海,即今日本的东密。
咒是佛菩萨从禅定中发出的秘密语。华人最熟识的有大悲咒、楞严咒、十小咒、往生咒、准提咒等。孔雀明王咒则知之甚少。咒代表着诸佛菩萨的尊称和愿力功德,含有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佛菩萨的愿力是以智慧和慈悲为本,不论现的是什么化身;孔雀明王也好,观音菩萨也好,阿弥陀佛也好,都是佛菩萨的愿力化身,当我们专注持诵时,心无妄念,自然不起贪嗔痴。不起贪嗔痴可得一心清净,愿心与诸佛菩萨的愿力相通互应,就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持咒是修行法门的一种,也是一种禅修的方法。禅法既是心法:是调心,炼心,修心的方法,以达到智慧心的开发。持咒主要是藉着持咒把散乱心收摄起来,专注于所持的咒语上,减少杂念妄想使心意集中,当专注力逐渐加强,由集中心可进入统一心。持续专注的持咒,以产生从有念至无念的禅定效果,现证缘起法的空寂不生不灭,深入法性的无常、无我;即没有持咒的我,没有所持的咒,而咒语本身也是缘起无常的,叫做三轮体空。持咒的真正目的是在开发智慧,智见法性。
持咒可以息灾,因为咒是诸佛菩萨大悲心的流露,有着不可思议摄持众生的力量。另一方面是藉着持咒生起的定力,可开发本具的智慧潜能,证悟缘起法的空无自性,发见世界与生命的真正本质,进一步体验万物的平等性和不二性;所谓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同根,众生与自己本是一体,二而不二,分别而无分别。外界的一切事物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们的幸福和存在,而自己对周遭的一切事物也具有同等的责任。具有了这样的正知正见,以无我的智慧起大慈悲心,即能涵容万物,恒顺一切众生。因此真正的智慧不离慈悲,真正的慈悲也是不离智慧的。
*1、本经乃正统唐密,为唐朝译经家三藏法师不空所译。
有关密教起源和《孔雀经》的解说,请参照原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