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经藏
-- 文 : 心祥
经,是径,
经,是伟大佛陀的教示,
经,也是佛陀与圣弟子们的教学记录。
你喜欢读诵佛经吗?还是你有规定自己做早课或晚课的习惯?没有的话,不要紧。我只是随便问问而已。
那你听过诵经的声音吧?喜欢那种音调或频率吗?你是否会感到平和呢?你看我问了很多问题。不会觉得我很烦吧?希望不会噢!
诵经的用意,是有很多的。比如说,让自己专注在诵念本身。就是将自己的身、口、意都集中起来,导向经文本身。而在我们专心的当下,所诵念出来的就是和谐的频率振动,从而产生一种清净的磁场了。如果我们的专注力是强大的话,内心是没有杂念的了;或者当杂念生起的话,我们就自然、迅速地觉察到它的浮起了。
经,即是径,或是道路的意思。经,也可以说是把珠子串起来的线。在我们诵念经文的时候,我们就是在道理的路上前进。我们即时是在佛陀的教法上前行、迈进。经,它是伟大佛陀的教示呀!经,它也是佛陀与圣弟子们的教学记录,或是会议记录。因为,每部经典的开始都记录着六个要素:时间、说法主─即是佛陀、地点、听法众、听法众对闻法的信心,还有听法众已具备闻法的福德资粮。慈悲伟大的佛陀说过很多很多的法,这些法都一一被归纳为不同经名的记录。却不知你曾翻阅过哪部经典呢?或者是拿来稍微地诵念一下呢?
如果有的人说:“我读不懂经文,没有那般的理解能力,诵了不过是白诵罢了”。你同意他的说法吗?如果用上面所说的,让自己专注在诵念本身,那不就是诵念的效用了吗?再说,在经典上,佛陀时常鼓励我们“读诵、受持”经文,这不就是告诉我们,佛陀肯定了“读”、“诵”、“领受”、“忆持”的作用吗?
读诵,它有着灌输、熏陶的意味,好让经文能够渗透进入我们的心田,将它洗涤一番。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心和法是一如的;心就是法,法就是心。
是了,你读过或诵念过《妙法莲华经》吗?
我读这部经的感觉是,在我读出声音时,我很容易依照着经文,而感觉到里头的意境。我觉得自己是处在安祥又清净的地方,是充满喜悦的。为何是这样?我不知道,我觉得自己像进入了一种频率超凡的磁场境地里去。这难道正是佛陀所说的,要打“开”佛陀的境界让我们知道、要指“示”我们迈向佛陀的境地、用意是希望我们觉“悟”佛陀的本怀,以及去“行”走出佛陀的大能与大悲?对於这一点,我是没有任何质疑的。所以,我秉持着自己点滴的心意去行持就是了。
是了,忘了告诉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不就是出自于《妙法莲华经》吗?不如你就拿起这一品来诵念看看?
记得要跟我分享你的心得与喜悦哦!
(作者自16岁起读佛经,偶尔也打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