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好处 -- 悟禅
最近,笔者认识了一名新交——张老。虽然咱两年龄隔别许多,但一见如故,无所不谈。经过几次深交后,方才知晓原来这位善知识也是学佛弟子,难怪咱两缘分那么深厚!
有一次,与张老一番相酌后,谈天论地,知道他已学佛超过二十载,而且精通多部经典,颇有心得。笔者一直就觉得此人风范非比一般,说话总是带着十分涵养,对许多事物的看法有独特见解,精确又不卑亢,不觉对他肃然起敬!
据张老所道,他通常在交新朋友的当儿,都不喜欢谈论宗教信仰,更不会以自己同流的信仰而选择朋友。如今社会上,有许多愚人,喜好用专制的手法,让身边所有的朋友归顺自己的信仰,并喜爱在别人面前不停的鼓吹自身的宗教法则,或以亡身后入地狱来威胁无知信众。这种愚昧的做风,不仅对闻者不尊重,亦贬低了所有宗教真理的价值所在,更有愧于误导众生!
张老说,他年轻时也是个外道信徒,对佛教诸多不敬,并处处恶口批评。经过一次结下的善缘,才开始认识佛教。因为当时年少,心中确实对人生有许多疑问;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展开了一段时期的佛学薰陶。怎知后来越陷越深,到最后却爱上了沾到法喜的滋味。这种感觉非笔墨所能形容,亦无可别处觅得!经过一番自我提升后,他终于觉悟之前对佛教的一切错误观念,皆是受他人误导,及不去探查实情所至!
在谈论与学习佛法的当儿,笔者就向这位前辈(张老)请示,让他评估以一位初学者而言,学佛的最大好处或特点在哪里?
他说,其实世间宗教皆无分彼此,只是人为上一直在争权夺利。虽然所有宗教都提倡一神论,唯佛教教育众生如何自身修行来脱离三界苦海。如果读者们进一步探索,所有外道宗教的法则,皆是借于上帝(尽管是任何不同名称)的神威、圣灵、权势来度众生;以及保证信徒来世重生于天堂上世外桃源,从此在上帝的双翼庇佑下修学,证得永生。
其实,在佛学里头也有这样一个《净土法门》。佛祖曾经说过这个法门特别殊胜,所有根器 ——利、钝、强、弱,皆可证果。修行者只要俱备三资粮(即信、愿、行),再加上阿弥陀佛的无上愿力,便可带业往生;正所谓:万人修万人去。一旦登上了极乐世界,往生者便可在佛、菩萨们的摄受之下修持净业,以便日后证得正果,或乘愿再来度化众生。
严格来比较一番,所有一神论的宗教就类似净土法门;其修行工夫都建设在教祖的愿力及圣德上。这类修行法门都不提倡念咒、画符、烧纸;一切都归于简朴和清静,乃修至心、佛相通。所有外在的人情佛事都无所谓重要,最重要的是修得来世的安乐。
笔者想,可能净土法门真的是比较易修及适合繁忙的在家弟子,所以别派教主一般都传授修来世的路子给众弟子们。况且,这类修行方法也比较不容易出偏差。
释迦佛祖发大慈悲, 弘法时考虑到众生性格百态,就传授了八万四千法门给世人;每一条路子,随每个人所需不同,都皆通往彼岸。佛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天天不停任劳任怨,为的就是普度众生,让每个有缘人闻法修行,以便从苦海轮回中找到自己!
据张老说,他就喜欢修现世的荣华安乐和来生的善果报。这就是佛教的美点所在!怎么修呢?
佛门中有一尊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佛,曾发下十二项大愿,并誓言如所愿不满,就不成佛。此十二大愿,主要皆成就众生所求,让其得丰衣足食,消灾延寿,拔除诸痛苦,才可认真修行及培养善根,乃至随心愿满。所以说,修药师佛法门即得现世安乐;更有不少法师,教导信徒们用《药师法门》和《净土法门》一起修持,好让今生、来世都不受苦缠和不堕三恶趣。
所以说,别派所有的一神论宗教,故然很好;但佛教就让信徒们,得到更圆满的果报。笔者亦认为,学佛能让自身在今生和来世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实不相瞒,笔者曾经修持《净土》一段时间,由于当时生活上的确得心应手,事业、家庭和人缘都相当圆满,渐渐生起了傲慢心。当时的笔者,对样样事情都抱着《我有阿弥陀佛就够了,什么都不及我棒》的态度;甚至也曾经看不起小乘修行,或觉得别的法门修行哪需要这么多的法器、心咒或手式等等。事到如今,笔者已渐步入中年,经历了人生不少波折和起起落落,心里一直很愧疚当时的无知和愚昧!相比起来,自己跟那些老爱鼓吹用神权来修来世的人一样愚蠢。当时不但没有为佛教尽力,反而让别人对自己产生反感和误会。
笔者如今自我表白,为的是提醒大家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学佛最主要是不忘初发心,除了要不间断的精进;更要修持一颗平常心。佛家有云:心是佛即是佛,心是魔即是魔。修行人要做的就是收摄六根,不让外界所诱惑或自己的心被欲念牵着走。生活无论再富裕,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因为生活环境提供的只是短暂的满足,只有一颗诚恳求法和卑谦的心,才能带给我们永恒的满足。
老实说,佛门中所有的法门就如前文所说的八万四千种;除了比较受欢迎的《药师法门》和《净土法门》,其他的法门有如浩翰江海何其多?就只怕众生无缘闻法,或无善根接受。从前,曾听某某法师说:“进得佛门来,真是随心所欲,万修不厌,度己度人,有求必应,百般自在。愿生生世世都挑如来业!”如今,深思起来,似乎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笔者认为,佛学最大的好处和特点就是它包罗万象,每一个法门似乎都是为世人量身订做。只要学者肯放下己见,品尝甘露,自然能体会到沾法的喜悦。就如张老所说,学佛者不管是修那个法门,最主要的是俱有正知正见、不执著、心胸豁达、一视同仁、修持慈悲及平常心、沉拙稳健的培养慧根,把功德回向众生,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样一来,学者就是一名正信佛教徒,自然受到佛、菩萨和一切能量的加持。
俗语说:法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笔者希望读者们能够了解到自身的福报。其实,任何人在今世以闻、思、修来接纳佛法,必然是过去曾经种下了无数善因所至。望大家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