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当下-- 天机法师著
人的身体与思想很容易随著时间、空间而变化。苏东坡曾写道:「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可见自古迄今人类都感觉得到时空变易之迅速。此变易,佛法即称它做「无常」。
由於无常,所以人类能从婴儿长大成人,思想也从无到有,而后或为好的思想,或为坏的思想。如果,从小我们的身体和心被教养成正的,长大后,身体是挺拔俊美,心也是中正不阿;反之,从小不加管教,或刻意为错误教导,长大后,身体是弯腰驼背,心是阴狠歪邪。如何导正?则正是佛陀教化众生的精神所在。
人类愈来愈重视物质,而物质中最看重的,则是人类的身体,人类为保护身体,不惜投入心思与金钱,而其消费之大,更是可观。吃、穿、行、住,无一不讲求豪华、舒适。而就佛法而言,身体是假体,众生需借假修真,如果没这四大假合的身体,人又如何去修习佛法呢?众生当知,有此身体,只是借以修行。倘若有这身体,反而执著於这个活的身体,使之成为挥霍的工具,不再是修行的假体,自然会生出许多的烦恼与痛苦。而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我们又不能讲修行。所以,有而不执著才是最重要的。
徒弟问:「师父,『道』在那里?」
师父回答:「『道』就在你面前。」
「为什么我没看到?」
「因为你有『我』的缘故,所以没看见。」
「师父,『你』有看见吗?」
「有『你』有『我』,辗转更加没见到。」
「没『你』没『我』,是不是就能看到。」
「没『你』没『我』,乌谁求见?」
道因人而存在,既无你我,道自湮灭,复有何人求道之所在?再者,道因人而存在,若执於「我」见,则只见己不能客观见道,道则因「执」而被矇蔽。
众生大都人我见很重,自认为我说、我做的都是对的。世上的路好像都是为他一个人开辟的。如此,众生即容易在那儿——贡高傲慢的心理——生出痛苦。如果人人都以能为众人开路而欢喜,替众人服务而谦和。试想,这样的人生不是更有意义,四大假合的身体不是更具价值?有服务别人的精神,当下也就是在服务自己。替别人服务,和很多人结缘,别人同时也在和你结缘,也会很恭敬你。
其实人和人之间是相互的,要是你停顿在那里不与人交往,因缘也就散了。
人一直在变,人的环境也一直在变,时间则一直往前走下去,尽管我们不注意它,或不愿意,它都无私的往前走,从不停留。人在无常中,会不断遇到种种的因缘,抓住好的因缘,或错过;抑或远离坏的因缘,或无能力躲过。总之,没这个因缘,别的因缘也会很快降临。就像辗米的机器一样,放入米,出来的是米浆;放入豆,出来的就是豆浆。如何在眼前呈现各个因缘里,拣选好的因缘,躲过坏的因缘,就需要我们把握当前的机会。
各种因缘既是随时降临在我们四周,我们要把握当前的机会就必须紧紧抓住「现在」。「现在」刹那即逝,因此遇事不可以苟且,不可以遇到一点烦恼、挫折、就像地坼天崩一样,陷溺在烦恼、挫折里,无法自拔。人不可能永远没有失败,也不可能永处劣势,时间既不为我而留,驻足在痛苦中只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对人生毫无帮助。如何从劣境中转好,或如何从失败那儿记取教训,这才是最重要的。
要如何把握机会?譬如听经学佛,现在你应该听经,就把收音机或电视打开,对准讲经的频道。或者出去外面,到有人说经的地方听,这样做就是把握机会。反之,一累一烦,想到的就是睡觉,如此时间一幌就过去了,想再去听经,节目早就结束。
时间就像飞梭般快速地在眼前消逝,如果不好好把握住机会,一再蹉跎,慢慢地,人老了、死了,今生的机会错过了,是否还有来生可重来一次,又有谁敢回答你?
诸位善知识!不可为不重要的事浪费时间,也不可让不重要的因缘拖住我们的时间;每一分一秒,每一个因缘都是我们修行、精进的重要转捩点,能把握住转捩点,当下也是一种修行。
然而,人往往放纵自己,让自己沉迷在嫖、赌、饮的欲望的洪流中翻转,不但害人也害自己。或者纵情在欢乐中,欢乐落幕了,时间也悄然消逝了。只留下你、我在糊涂追逐中所留下的罪业。
学佛修行教我们要用智慧来判断,这件事是否应该做?又何时做?做好没?如果应该做,却没去做,或机会来了又不想去做,以后再来的机会,可能就不再属於你的了;或者说,已不是你能掌握的了。因为,失去一次机会,可能就失去永远的机会了。
诸位善知识!机会不用刻意去找,每一时每一刻都在我们前面。随时随地拈来都有机会,随时随地都是我们修行的因缘,也都是我们造福的因缘。只要我们的心转进修行的理念,即可随处修行,获得功德,获得福报。
摘自《天机法师开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