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佳话 --- 大晓禅师
大晓禅师, 讳实澈、号大晓, 江苏崇明陈氏子, 康熙二十四年生。童年纯朴, 不事浮华,
双亲欲为他联姻, 坚志逆命, 抗议到底。廿三岁, 遂得偿出家之宿愿, 依普陀山旃檀庵天语老人 染薙
;过了一年, 在前寺受戒, 旋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乃将本来面目话头, 萦回于脑际发愿遍
参当代诸善知识, 如珂月丹岩等尊宿, 均分别趋前, 请示机宜。禅师受旦憨双鉴二同参影响很大,
因为他们都是道中人, 时常以机锋转语向禅师挑战, 藉此想激发彼之疑情, 打破无始以来的黑漆
桶, 使他恢复到圆团团, 光灼灼地, 本有的境界。
记得:禅师在临安住山时, 忽然生了一次大病, 于中所得工夫, 全然无用, 开眼作得主, 合眼即作不得主了, 自觉从前所得的一点境界, 仍然不是究竟之法, 还须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于是誓入终南山住石洞, 了此一生, 饥食树果, 渴饮涧水, 一住二年, 不觉寒署迁变, 某日晚间, 他站在洞口, 回忆洞山参云门这一段公案, 那时天上既无星月, 加之云雾又晦暝非常, 突然看见一道电光在眼前闪烁, 心境感觉万分开朗, 即说偈曰:
奇哉奇哉甚奇哉, 闪电光中正眼开,
明暗两条生灭路, 谁知无去亦无来。
后来接受同参力劝, 悟后必须下山度人, 才是大乘菩萨的行径。初至南京香林寺, 为月祖尝识,
继任法席十二年, 次则为镇江金山量祖器重, 担任江天寺住持六年,
最后复应常州天宁寺扶功大师和地方士绅之邀请, 又膺任该寺方丈十六年, 世寿七十二岁,
预知时至, 无疾而终。
因为禅师是一代高僧, 三个道场, 嗣法门人, 都展开了迎请灵骨起塔供养的争夺战,
最后由锱素耆宿公断, 本饮水思源之古训, 卒归香林弟子迎回立塔供养, 乃安葬于金陵紫金山麓,
与创造我们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遥遥相对, 真可以说:先后媲美韵事佳话,
永远流传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