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 邦 领 航 员 — 净 土 十 三 祖


初 祖 慧 远 首倡 念 佛 三 昧 , 二 祖 善 导 是 助 念 思 想 的 始 祖 , 三 祖 承 远 是 佛 国 恶 衣 侍 者 , 四 祖 法 照传 下 五 会 念 佛 , 还 有 少 康 、 延 寿 、 省 常 、 莲 池 、 智 旭 、 行 策 、 实 贤 、 际 醒 、 印 光 等 十 三 位 祖 师 , 共 同 勾 勒 出 万 行 庄 严 的 极 乐 净 土 。


初 祖 慧 远

净 土 宗 的 初 祖 慧 远 大 师 , 俗 姓 贾 , 东 晋 成 帝 咸 和 九 年 诞 生 。 大 师 生 于 乱 世 , 原 本 是 儒 家 弟 子 , 博 通 六 经 及 老 庄 之 学 。 后 闻 道 安 法 师 于 太 行 山 讲 学 , 于 是 携 弟 投 之 , 而 后, 专 心 修 学 、 乃 至 弘 法 讲 学 , 遂 成 为 乱 世 中 的 一 股 清 流 。 晋 太 元 年 间 , 慧 远 大 师 隐 居 于 庐 山, 然 跟 随 者 众 。 他 造 西 方 三 圣 相 , 专 讲 「 念 佛 三 昧 」 , 并 与 刘 遗 民 等 居 士 结 社 念 佛 , 共 同 发 愿 往 生 西 方 。 这 样 的 共 修 方 式 奠 定 了 日 后 净 土 宗 的 修 行 典 范 。

二 祖 善 导

善 导 大 师 , 不 知 其 所 出 , 只 知 道 唐 贞 观 年 间 于 京 城 弘 扬 净 土 法 门, 与 当 世 天 台 、 华 严 、 法 相 、 禅 等 宗派 名 师 并驾 齐 驱 , 受 到 世 人 推 崇。 大 师 修 行 刻 苦 自 励 , 入 则 长 跪 念 佛 , 不 到 声 嘶 力 竭 不 会 罢 休 ; 出 则 广 为 演 说 净 土 , 劝 人 念 佛 。 他 演 说 净 土 法 门 三 十 馀 年 不 曾 息 止 , 此 外 护 持 戒 品 纤 毫 不 犯 , 更 不 视 女 子, 绝 意 名 利。 大 师 一 生 之 中 抄 写 《 阿 弥 陀 经 》 十 馀  卷 , 画 净 土 相 三 百 壁 , 终 其 一 生 三 衣 一 钵 , 所 有 供 养 皆 布 施 出 去 。 大 师 又 作 〈 临 终 正 念 文 〉 , 宣 扬 临 终 正 念 的 功 德 。 文 中 不 仅 开 示 了 亡 者 应 有 的 观 念 , 也 明 白 指 出 生 者 处 理 的 态 度 , 是 後 世 助 念 思 想 的 肇 始 , 对净 土 宗 的 开 展 贡 献 极 大 , 故 後 世 推 为 净 土 宗 第 二 代 祖 师 。

三 祖 承 远

唐 代 宗 时 国 师 释 法 照 , 一 日 于 定 中 入 极 乐 世 界, 见 到 阿 弥 陀 佛 身 边 一 位 恶 衣 侍 者 , 这 位 侍 者 , 就 是 净 土 宗 三 祖 衡 山 承 远 大 师 。 承 远 大 师 不 详 其 所 出 , 只 知 他 於 衡 山 西 南 脚 下 弘 扬 念 佛 法 门 。 刚 开 始 时 , 大 师 蓬 首 垢 面 , 躬 赴 薪 樵 , 人 家 给 他 吃 什 么 , 他 就 吃 什 么 , 没 东 西 吃 时, 食 泥 土 也 能 度 日 。 后 来 , 村 民 受 其 感 化 , 为 其 建 造 弥 陀 寺 , 供 其 讲 道 弘 法 。 大 师 修 行 不 重 言 语 , 只 教 人 念 佛 , 然 在 实 际 生 活 中 , 又 展 现 超 然 智 慧 。 代 宗 皇 帝 赐 名 「 般 舟 道 场」 , 法 照 国 师 言 其 有 至 德 , 柳 宗 元 为 其 立 碑 , 由 此 可 见 他 德 望 之 高 , 受 世 人 无 限 推 崇 。

四 祖 法 照

法 照 法 师 , 唐 代 宗 时 人。 永 泰 二 年 ( 西 元 七 六 六 年 ) 於 南 狱 弥 陀  广 发 弘 愿 念 佛 , 後 得 阿 弥 陀 佛 亲 授五 会 念 佛 之 法 , 从 此 五 会 念 佛 广 传 於 世 , 世 人 亦 称 其 为 五 会 法 师 。 法 照 法 师 一 生 经 历 许 多 奇 迹 , 如 於 钵 中 见 五 台 山 大 圣 竹 林 寺 , 或 於 定 中 屡 见 圣 相 。 除 阿 弥 陀 佛 亲 授 五 会 念 佛 之 法 外 , 更 有 文 殊 菩 萨 开 示 念 佛 法 要 。 相 传 代 宗 皇 帝 於 长 安 宫 中 常 闻 东 北 方 有 念 佛 声 , 遣 使 寻 之 , 发 现 法 照 法 师 正 在 教 人 念 佛 , 于 是 迎 请 法 师 入 宫 , 并 封 为 国 师 , 教 宫 人 念 佛 。 终 其 一 生 往 来 於 五  山 与 长 安 , 推 行 念 佛 法 门 不 遗 余 力 , 由 于 他 的 努 力 , 使 净 土 宗 更 加 普 及 , 从 宫 廷 到 一 般 社 会 皆 广 为 流 传。  世 推 其 为 净 土 宗 四 祖 , 是 实 至 名 归。

五 祖 少 康

唐 贞 元 年 间 人 , 俗 姓 周 , 缙 云 仙 都 山 人 氏 。 少 康 未 出 生 前 , 其 母 梦 见 神 女 捧 青 莲 授 之 , 及 生 少 康 , 满 室 馨 香 。 少 康 出 生 后 , 直 到 七 岁 都 还 不 会 说 话 , 一 日 , 其 母 带 至 佛 寺 礼 佛 , 问 他 可 识 得 眼 前 佛 相 , 少 康 忽 然 开 口 , 说 道 : 「 释 迦 牟 尼 佛。」 父 母 知 此 子 具 宿 世 善 根 , 因 而 许 之 出 家 。 贞 元 初 , 少 康 参 访 洛 阳 白 马 寺, 见 善 导 和 尚 〈 西 方 化 导 文 〉 放 光 , 始 知 与 净 土 有 缘 。 後 又 於 长 安 光 明 寺 善 导 和 尚 影 堂 瞻 礼 , 忽 见 善 导 显 圣 , 若 有 所 悟 。 少 康 参 访 各 处, 於 新 定 落 脚 , 以 「 念 佛 一 声 , 即 与 一 钱 」 於 街 市 诱 人 念 佛 , 如 是 年 馀 , 新 定 城 人 人 皆 信 佛 , 念 佛 之 声 不 绝 於 耳 。

六 祖 延 寿

延 寿 大 师 , 唐 末 五 代 初 , 吴 越 国 人 氏 。 大 师 原 为 税 官 , 因 盗 用 公 款 买 鱼 虾 放 生 而 被 判 死 罪 , 后 得 吴 越 王 宽 恕 出 家 学 佛 。 延 寿 大 师 於 天 台 山 智 者 寺 修 禅 时 ,曾 经 一 坐 九 十 日 , 鹊 鸟 在 其 顶 上 做 巢 而 不 自 知 。 一 日 , 大 师 梦 见 神 人 告 知 其 宿 世 净 土 因 缘 , 又 一 日 见 普 贤 菩 萨 捧 莲 花 示 现 , 大 师 於 智 者寺 做 了 抉 择 , 从 此 走 向 禅 净 双 修 。 禅 净 双 修 在 当 时 是 创 新 的 观 念 , 经 由 大 师 的 提 倡 与 弘 扬 , 渐 渐 为 世 人 所 知 , 成 为 后 世 净 土 宗 主 要 走 向 。

七 祖 省 常

省 常 大 师 , 俗 姓 颜 , 钱 塘 人 。 大 师 约 于 宋 朝 初 年 住 西 湖 昭 庆 寺 , 以 念 佛 法 门 为 主 要 弘 化 内 容 , 并 创 立 「 净 行 社 」 , 首 度 将 《 华 严 经   净 行 品 》 融 入 净 土 宗 的 修 行 系 统 。 大 师 刺 血 抄 《 华 严 经 》 , 刻 无 量 寿 佛 像 , 以 此 发 愿 往 生 净 土 。 往 生 之 时 , 金 影 移 地 , 其 德 昭 然 若 揭 。

八 祖 莲 池

明 朝 四 大 师 之 首 , 杭 州 人 , 年 三 十 二 岁 出 家 , 住 云 栖 山 , 世 称 云 栖 礻 宏 。 大 师 于 云 栖 山 先 为 居 民 除 虎, 后 为 求 雨 , 赢 得 居 民 的 感 戴 , 因 而 法 门 大 兴 。 大 师 力 弘 净 土 , 与 名 士 曹 鲁 川 书 信 往 返 , 辩 论 净 土 要 义 , 成 为 当 代 一 件 大 事 。

九 祖 智 旭

智 旭 大 师 亦 为 明 朝 四 大 师 之 一, 年 少 时 以 儒 学 为 主 , 读 莲 池 大 事 所 著 《 竹 窗 随 笔 》 , 因 而 发 心 学 佛 。 二 十 四 岁 那 年 与 吴 江 掩 关 , 突 染 重 疾 , 于 病 重 危 急 之 时 , 大 师 持 〈往 生 咒 〉 度 过 难 关 , 从 此 以 念 佛 法 门 为 修 行 主 力 , 一 意 求 生 净 土 。 大 师 被 推 为 净 土 宗 九 祖 , 著 有 《 弥 陀 要 解 》 等 书 , 合 编 为 《 净 土 十 要》 , 可 谓 净 土 思 想 最 重 要 的 阐 释 者 之 一 。

十 祖 行 策

行 策 大 师 俗 姓 蒋 , 他 的 父 亲 是 一 位 儒 者 , 与 憨 山 大 师 为 友 , 因 梦 见 憨 山 入 室 而 生 子 , 因 而 为 子 命 名 梦 憨, 即 行 策 大 师 也。 大 师 二 十 三 岁 那 年 出 家 , 先 于 武 林 理 安 寺 学 禅 五 年, 后 住 报 恩 寺 , 开 始 净 业 的 修 习。 康 熙 年 间 , 大 师 于 杭 州 一 带 结 社 念 佛 , 引 起 净 土 宗 的 风 行 , 又 著 〈 劝 发 真 信 文 〉提 倡 念 佛 三 昧 , 使 净 土 宗 有 一 派 中 兴 之 势 。

十 一 祖 实 贤

实 贤 大 师 善 根 宿 具 , 自 幼 即 不 吃 荤 , 父 早 丧 , 与 寡 母 相 依 为 命 , 七 岁 时 在 母 亲 鼓 励 下 出 家 , 此 次 展 开 学 佛 之 路 。 未 圆 满 具 足 戒 前 , 大 师 曾 于 佛 寺 见 一 僧 人 拜 佛 而 死 , 因 而 顿 悟 无 常 。 于 崇 福 寺 参 「 念 佛 是 谁 」 。 一 日 , 忽 觉 大 梦 已 醒 , 灵 鹫 和 尚 欲 授 禅 宗 衣 钵 , 大 师 婉 拒 , 直 言 西 方 净 土 。 从 此 念 佛 为 先 , 广 修 供 养 , 结 社 共 修 , 著 有 〈劝 发 菩 提 心 〉 为 世 人 所 知 。

十 二 祖 际 醒

际 醒 大 师 俗 姓 马 , 他 博 通 经 史, 擅 长 各 派 , 年 纪 轻 轻 即 备 受 尊 崇 。 后 归 心 净 土 , 与 觉 生 寺 弘 扬 净 土 宗 时 , 日 限 尺 香 见 客 , 其 余 时 间 皆 念 佛 为 主 。 五 十 岁 以 后 , 入 红 螺 山 开 创 资 福 寺 , 使 资 福 寺 一 度 成 为 净 土 宗 最 重 要 的 道 场 。 往 生 后 五 十 多 年 , 民 初 高 僧 印 光 大 师 亦 到 此 修 行 , 成 为 一 段 佳 话 。

十 三 祖 印 光

印 光 大 师 别 号 常 惭 愧 僧 , 民 国 初 年 以 常 惭 愧 僧 的 笔 名 发 表 文 章 , 因 而 为 世 人 所 知 。 大 师 知 净 土 法 门 为 成 佛 之 要 道 , 因 而 亲 点 净 土 宗 史 上 十 二 名 最 具 贡 献 的 高 僧 为 祖 师 , 称 为 净 土 十 二 祖 , 往 生 后 弟 子 复 推 为 净 土 十 三 祖 , 以 表 彰 大 师 对 弘 扬 净 土 的 贡 献 。 著 有 《 印 光 大 师 文 钞》 为 近 世 念 佛 之 人 不 可 不 读 之 著 作 。

【作 者 简 介 】
作 者:默 言
民 国 六 十 二 年 ( 1973) 生 , 台 湾 省 彰 化 县 人 。
辅 大 德 文 系 毕 , 曾 任 编 辑 , 现 为 自 由 作 家 。
编 辑 、 创 作 高 僧 小 说 , 走 入 一 位 位 高 僧 的 内 心 世 界 , 领 略 到 奉 献 与 付 出 的 生 命 价 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