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 土 问 答


问: 在 经 典 里, 有 很 多 地 方, 都 提 到 「念 佛 三 昧」 这 句 话。 譬 如, 楞 严 经 大 势 至 菩 萨 说 「彼 佛 教 我 念 佛 三 昧」, 观 佛 三 昧 海 经 文 殊 菩 萨 说 「念 佛 三 昧, 当 生 净 土」, 大 智 度 论 也 提 到 「念 佛 三 昧, 能 除 种 种 烦 恼, 及 先 世 罪 … …」。 由 此 可 见, 念 佛 三 昧 是 多 么 的 殊 胜 了, 即 使 是 现 代 的 念 佛 人, 也 常 会 提 到 这 句 话。 请 问, 「念 佛 三 昧」 的 涵 义 是 什 么 呢? 要 怎 么 样 念 佛, 才 容 易 成 就 念 佛 三 昧 呢?

答: 晋 朝, 慧 远 大 师 说 ~

念 佛 三 昧, 就 是 「思 专 想 寂」 的 意 思。

「思 专 想 寂」 的 白 话 说 法 是: 念 佛 念 得 很 专 心, 全 心 全 意 的 念 著 佛, 不 会 有 丝 毫 的 分 心; 而 且, 很 自 然 的, 没 有 丝 毫 的 杂 念 生 起。 这 个 样 子 持 续 著, 就 是 「思 专 想 寂」 了, 念 佛 念 到 这 样 的 工 夫, 就 叫 做 「念 佛 三 昧」。

心 思 专 一, 才 能 够 全 神 贯 注 的 念 佛。

没 有 生 起 丝 毫 杂 念 的 时 候, 身 心 状 态, 自 然 是 松 松 坦 坦 的, 不 会 感 觉 到 有 任 何 的 压 力 或 负 担; 身 心 真 正 松 坦 下 来, 心 智 就 很 容 易 清 朗 开 来; 心 智 清 朗, 便 能 随 时 照 透 那 些 「随 机 会 窜 起」 的 杂 念。

心 思 专 一 和 杂 念 不 生, 本 来 就 是 一 体 两 面、 相 得 益 彰 的 工 夫。 如 果 能 够 领 会 到 两 者 之 一, 而 确 实 用 得 上 工 夫, 那 么, 就 通 达 念 佛 三 昧 了。

所 谓 的 「三 昧」, 大 致 上 是 「正 定、 正 受」 或 「融 为 一 体、 打 成 一 片」 的 意 思。 在 佛 门 中, 有 很 多 种 不 同 的 三 昧 之 说, 比 如 说, 般 若 三 昧、 法 华 三 昧、 坐 禅 三 昧、 海 印 三 昧、 华 严 三 昧 … … 等 等。 在 众 多 的 三 昧 中, 功 德 最 大、 又 最 容 易 通 达 的, 就 属 念 佛 三 昧 了。

问:在 观 无 量 寿 经 里 面, 提 到 「具 足 十 念, 称 南 无 阿 弥 陀 佛」。 另 外, 龙 舒 净 土 文 也 说 「每 日 早 晨, 至 心 十 念, 心 专 愿 切, 亦 得 往 生。」 后 来 的 人, 更 提 倡 「十 念 相 续」 的 念 佛 方 法。 请 问, 要 怎 么 念 佛, 才 叫 做 十 念 相 续 呢?

答: 魏 代, 昙 鸾 大 师 说 ~

就 好 比 有 一 个 人, 在 荒 野 中, 遇 到 了 强 盗, 强 盗 来 势 汹 汹, 拿 刀 要 杀 他, 那 人 拔 腿 就 跑, 强 盗 在 后 面 紧 追 不 舍, 他 拼 命 地 跑 到 了 河 边。

这 时, 他 为 了 活 命, 心 里 只 有 一 个 「渡 河」 的 强 烈 念 头。 除 此 之 外, 绝 无 其 他 的 杂 念, 他 不 会 去 顾 虑, 河 水 到 底 深 不 深 呢? 衣 服 会 不 会 弄 湿 呢? … … 等 闲 杂 的 问 题。

这 种 「只 此 一 念, 别 无 杂 念」 的 念 佛 心, 能 够 念 念 相 续, 至 少 十 念, 才 可 称 作 「十 念 相 续」 .

学 佛 的 大 众 , 在 念 「阿 弥 陀 佛」 的 佛 号 时, 也 要 跟 上 面 说 的 「渡 河 一 念」 一 样, 直 截 地 念 下 去。 这 个 样 子, 就 是 「十 念 相 续」 的 念 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