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进 佛 七 开 示 摘 录
克 期 取 证 与 求 生 西 方-- 莆 田 广 化 寺 方 丈 学 诚
我 们 为 何 要 求 生 西 方 呢? 省 庵 大 师 《劝 发 菩 提 心 文》 中 说: “谓 在 此 土 修 行, 其 进 道 也 难, 彼 土 往 生, 其 成 佛 也 易, 易 故 一 生 可 就, 难 故 累 劫 未 成 , 是 以 往 圣 前 贤, 人 人 趣 向, 千 经 万 论, 处 处 指 归 (西 方 净 土), 末 世 修 行, 无 越 于 此。”
今 天 是 念 佛 七 的 最 后 一 天, 在 这 七 天 中, 诸 位 师 父 都 很 精 进 念 佛, 在 念 佛 的 境 界 上 必 定 有 很 大 的 长 进。 也 有 相 当 一 部 分 的 同 学, 因 为 边 学 习 边 念 佛, 所 以 可 能 没 有 很 明 显 的 成 就, 仅 仅 种 种 善 根。 种 植 念 佛 善 根 也 是 十 分 必 要 的。 “一 入 耳 根, 永 为 道 种”, “一 称 南 无 佛, 皆 共 成 佛 道”。
晚 上, 我 要 谈 的 题 目 是 “克 期 取 证 与 求 生 西 方”。 克 期, 就 是 非 常 严 格 地 按 照 所 规 定 的 时 间 来 完 成 自 己 的 计 划 与 目 标。 念 佛 人 的 目 标 就 是 求 生 西 方。 克 期,可 以 分 成 四 种: 第 一、 一 念 取 证; 第 二、 七 日 取 证; 第 三、 一 生 取 证; 第 四、 誓 愿 取 证。
第 一、 一 念 取 证: 一 听 到 南 无 阿 弥 陀 佛 圣 号 时, 即 刻 大 彻 大 悟, 达 到 三 不 退 转。 这 是 善 根 利 智 的 圣 贤 方 能 做 到, 非 一 般 凡 夫 之 所 能 及。
第 二、 七 日 取 证: 即 《佛 说 阿 弥 陀 经》 里 说 的: “若 一 日、 若 二 日 … … 若 七 日, 一 心 不 乱, 其 人 临 命 终 时 … … 即 得 往 生 阿 弥 陀 佛 极 乐 国 土。”
第 三、 一 生 取 证: 在 极 短 的 时 间 里 可 能 达 不 到, 而 在 此 生 一 定 要 达 到 目 的 (往 生 西 方), 叫 做 一 生 取 证。
第 四、 誓 愿 取 证: 无 论 需 用 多 长 时 间, 一 定 要 往 生 极 乐 世 界, 犹 如 下 午 后 山 着 火, 同 学 们 十 分 积 极, 奋 不 顾 身 地 去 扑 救, 不 管 火 烧 多 长 时 间, 火 势 有 多 猛 烈, 总 是 以 扑 灭 山 火 为 我 们 的 目 标, 这 就 是 誓 愿 取 证。 念 佛 也 是 如 此, 争 取 早 日 证 到 一 心 不 乱, 无 论 再 艰 难 也 要 誓 愿 取 证。
净 土 法 门 是 “如 来 兴 世, 难 值 难 见” 难 信 的 法 门。 《无 量 寿 经》 说: 释 迦 牟 尼 佛 出 生 于 世, 非 常 希 有 难 得, 佛 陀 的 教 法 也 极 其 难 以 听 闻 到。 遇 善 知 识, 闻 法 能 行, 此 亦 为 难。 能 够 遇 到 善 知 识, 听 闻 正 法, 并 依 教 奉 行, 更 为 难 得。
佛 在 世 时, 有 许 多 人 听 闻 不 到 佛 法, 不 能 获 得 佛 法 的 利 益。 我 们 虽 然 生 在 末 法 时 代, 但 是 能 够 听 到 佛 法, 并 依 法 奉 行, 就 如 见 到 佛 陀 一 样, 见 法 即 见 佛。
“若 有 众 生, 得 闻 佛 号, 慈 心 清 净, 踊 跃 欢 喜”。 听 到 阿 弥 陀 佛 的 圣 号 生 起 慈 悲 心、 清 净 心、 欢 喜 无 量。 “衣 毛 为 起 或 泪 出 者”, 欢 喜 雀 跃, 毛 孔 散 开, 不 知 不 觉 地 泪 流 满 面, 发 大 惭 愧 心, 发 大 出 离 心, 此 人 “皆 是 前 世 曾 作 佛 道, 故 非 凡 人”。 这 种 人, 在 多 生 多 世 前 就 已 用 功 修 行, 所 以 此 人 不 是 一 般 的 凡 人。
具 有 善 根 的 孩 童 来 到 寺 院, 虽 然 幼 小 无 知, 却 懂 得 礼 拜、 念 佛 , 而 有 些 成 年 人, 即 使 给 他 多 少 条 件, 劝 他 念 佛, 都 不 肯 念, 这 就 是 没 有 善 根 的 表 现。
《无 量 寿 经》 又 说: “若 闻 佛 号, 心 中 狐 疑, 于 佛 经 语, 都 无 所 信, 皆 从 恶 道 中 来。” 听 到 佛 号 而 不 相 信, 不 能 接 受, 这 种 人 是 从 三 恶 道 中 出 来 的 。 “宿 殃 未 尽, 未 当 度 脱, 故 心 狐 疑, 不 信 向 耳。” 因 为 他 往 昔 所 造 的 罪 业 还 未 消 尽, 所 以, 解 脱 生 死 的 因 缘 尚 未 成 熟, 由 此 产 生 种 种 的 怀 疑, 对 净 土 法 门 发 不 起 信 心。
念 佛 法 门 既 然 如 此 殊 胜, 而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许 许 多 多 念 佛 的 人, 为 何 会 被 贬 为 小 乘 自 了 汉 呢? 其 实 不 然, 释 迦 牟 尼 佛 曾 说: 一 心 念 佛 的 人, 是 我 的 第 一 大 弟 子。 在 《无 量 寿 经》 中 世 尊 特 别 告 诉 弥 勒 菩 萨 说: “汝 观 彼 诸 菩 萨 摩 诃 萨, 善 获 利 益, 若 有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得 闻 阿 弥 陀 佛 圣 号, 能 生 一 念 喜 爱 之 心, 皈 依 瞻 礼, 如 说 修 行”。 十 方 三 世 一 切 大 菩 萨, 往 生 西 方 极 乐 世 界, 都 能 获 得 极 大 的 利 益, 如 有 娑 婆 世 界 的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听 到 阿 弥 陀 佛 的 圣 号, 生 起 一 念 清 净 欢 喜 之 心, 然 后 来 皈 依 礼 拜, 并 且 依 着 佛 陀 的 教 法 修 行。 “当 知 此 人 为 得 大 利, 当 获 如 上 所 说 功 德”, 此 人 “心 无 下 劣, 亦 不 贡 高, 成 就 善 根, 悉 皆 增 上, 当 知 此 人 非 是 小 乘, 于 我 法中, 得 名 第 一 弟 子。” 这 种 人 已 经 得 到 佛 法 的 利 益, 没 有 自 卑 心, 而 有 很 大 的 信 心, 不 会 贡 高 我 慢, 因 为 他 一 心 想 离 开 娑 婆 世 界, 欣 求 极 乐 世 界, 已 经 成 就 持 名念 佛 的 功 德 。 这 种 人 不 是 小 乘, 在 佛 法 中 名 为 第 一 大 弟 子。 古 印 度 的 文 殊、 普 贤、 观 音、 势 至、 马 鸣、 龙 树 等 诸 大 菩 萨, 也 都 发 愿 往 生 西 方 极 乐 世 界。
净 土 法 门 传 到 中 国, 早 在 东 晋 时, 慧 远 大 师 就 以 毕 生 的 精 力 来 弘 扬 净 土 法 门, 我 现 在 把 有 关 慧 远 大 师 弘 扬 净 土 法 门 的 情 形 给 同 学 们 作 个 极 其 简 要 的 介 绍, 使 大 家 能 有 一 个 轮 廓 的 了 解。
慧 远 大 师, 是 净 土 宗 的 初 祖, 山 西 人, 十 三 岁 时 就 对 儒 学、 老 庄 等 诸 子 百 家 都 很 精 通。 二 十 一 岁 时, 前 往 太 行 山 参 访 道 安 法 师。 当 时, 道 安 法 师 正 好 在 太 行 山 开 讲 《般 若 经》, 慧 远 大 师 听 后 非 常 感 叹 地 说: “儒 道 九 流, 皆 如 糠 秕。” 从 此, 他 就 发 心 与 弟 弟 慧 持 一 同 随 道 安 法 师 出 家。 大 师 二 十 四 岁 时, 便 到 全 国 各 地 弘 扬 佛 法。 有 一 天 , 他 路 过 九 江 的 时 候, 眼 见 庐 山 清 净 优 雅 的 胜 境, 便 移 居 庐 山 龙 泉 精 舍 用 功 修 行。
慧 远 大 师 有 一 位 同 参 名 叫 慧 永, 住 在 庐 山 西 林 寺, 他 觉 得 慧 远 大 师 住 在 山 上 很 不 方 便, 于 是 恳 请 大 师 到 西 林 寺 同 住。 大 师 应 其 要 求, 迁 居 西 林 寺。 由 于 慧 远 大 师 的 到 来, 西 林 寺 的 住 众 也 日 渐 增 多, 达 到 容 纳 不 下 的 程 度。 后 来, 在 刺 史 桓 伊 的 支 持 下, 慧 远 大 师 创 建 了 庐 山 东 林 寺。
东 林 寺 建 成 后, 大 师 极 力 弘 扬 净 土 法 门。 大 师 容 貌 威 严, 不 苟 言 笑, 传 记 记 载: 当 时 有 一 位 挂 单 的 法 师 想 供 养 大 师 一 把 如 意, 因 为 看 到 大 师 威 严 无 比, 所 以 他 在 东 林 寺 住 了 好 几 天, 竟 不 敢 将 如 意 亲 自 供 养 慧 远 大 师, 于 是 他 悄 悄 地 将 如 意 安 放 在 寮 房 的 角 落 里, 依 依 不 舍 地 离 开 了 东 林 寺。
另 外, 又 有 一 位 法 师 法 名 慧 义, 前 来 东 林 寺 参 学, 听 说 慧 远 大 师 德 高 望 重, 学 识 渊 博, 他 不 相 信, 也 不 服 气, 便 对 东 林 寺 慧 远 大 师 的 弟 子 讲: “你 们 都 是 平 庸 无 能 之 辈, 所 以 对 住 持 和 尚 如 此 崇 敬, 我 今 天 一 定 把 他 驳 倒。” 那 天, 慧 远 大 师 刚 好 在 讲 《法 华 经》, 客 僧 本 想 诘 难 大 师, 惹 大 师 麻 烦, 熟 知 他 刚 动 念 头, 就 满 身 大 汗, 连 话 都 讲 不 出 来, 深 被 大 师 威 德 之 所 折 伏。
慧 远 大 师 在 东 林 寺 建 立 莲 社, 共 有 一 百 二 十 三 人, 都 是 当 时 佛 教 界 的 高 僧 大 德 以 及 社 会 名 流, 参 加 莲 社 念 佛, 悉 数 往 生 西 方 极 乐 世 界。 慧 远 大 师 不 仅 对 念 佛 法 门 十 分 信 奉, 并 且 对 戒 律 也 特 别 重 视。 当 大 师 在 临 终 之 前, 医 生 及 寺 院 长 老 告 诉 大 师, 某 种 药 品 需 要 加 点 酒 方 能 治 好 病, 大 师 却 一 直 不 肯 喝, 叫 弟 子 去 查 对 戒 律, 当 弟 子 们 尚 未 查 到 戒 律 条 文 的 时 候, 大 师 就 圆 寂 了。
传 记 里 记 载 慧 远 大 师 一 生 曾 三 次 亲 见 阿 弥 陀 佛。 大 师 不 仅 在 晋 代 影 响 很 大, 降 及 唐 宋 皇 帝 还 为 大 师 追 封 谥 号: “正 觉 大 师”、 “辩 觉 大 师”、 “圆 悟 大 师”、 ”等 遍 正 觉 圆 悟 大 师”, 由 此 可 见, 慧 远 大 师 的 遗 风 遗 德 影 响 之 至 远 至 大!
我 说 这 个 故 事 的 意 思, 是 希 望 大 家 明 白, 丛 林 是 给 出 家 人 用 功 修 道 的, 而 不 是 给 没 有 道 心 的 人 享 乐 的。
其 次, 我 们 为 何 要 求 生 西 方 呢? 省 庵 大 师 《劝 发 菩 提 心 文》 中 说: “谓 在 此 土 修 行, 其 进 道 也 难, 彼 土 往 生, 其 成 佛 也 易, 易 故 一 生 可 就, 难 故 累 劫 未 成, 是 以 往 圣 前 贤, 人 人 趣 向, 千 经 万 论, 处 处 指 归 (西 方 净 土), 末 世 修 行, 无 越 于 此。”
龙 树 菩 萨 在 《大 智 度 论》 中 也 特 别 指 出, 初 发 心 修 行 的 道 友, 根 机 与 悟 解 都 十 分 薄 弱。 “虽 言 发 心, 多 愿 生 净 土”。 虽 然 发 心 救 度 众 生, 但 应 发 愿 往 生 西 方。 譬 如 小 鸟 翅 膀 未 长, 羽 毛 未 丰, 不 可 以 逼 他 高 翔。 “先 须 依 林 傅 树 (依 托 树 林, 在 林 中 学 飞 翔), 羽 成 有 力, 方 可 舍 林 游 空。 新 发 意 菩 萨 亦 尔, 先 须 乘 愿 求 生 佛 (西 方 阿 弥 陀 佛) 前, 法 身 生 长 (法 身 慧 命 成 就), 随 感 赴 益 (随 顺 机 感 回 入 娑 婆, 广 作 饶 益 有 情 诸 事)”。
现 在, 许 多 念 佛 人 对 求 生 净 土, 发 心 不 够 真 切, 除 了 自 己 的 善 根 不 足, 业 障 深 重 外, 大 多 数 人 念 佛 的 目 的 是 在 求 福、 求 寿、 求 平 安。
修 持 净 土 法 门, 最 忌 违 的 是 但 求 人 天 小 果, 世 间 福 报, 这 些 都 是 轮 回 之 因。 出 家 人 也 是 如 此, 丛 林 固 然 需 要 应 有 的 资 生 器 具, 我 们 用 功 办 道 才 有 保 障, 但 资 生 器 具 仅 是 为 我 们 用 功 办 道 服 务 的, 我 们 追 求 的 目 标 不 是 资 生 器 具, 如 果 只 一 味 追 求 资 生 器 具 的 丰 足, 活 着 就 不 会 有 多 大 意 义。 念 佛 若 仅 仅 为 了 保 平 安, 不 希 望 早 日 往 生, 这 恰 恰 与 净 土 法 门 的 愿 心 相 违 背。 如 果 不 求 往 生 净 土, 在 此 尘 世, 又 谁 能 保 你 平 安 呢?
佛 经 中 说: 净 土 法 门 是 极 其 难 信 的 法 门, 其 原 因 就 在 于 此。 众 生 往 往 只 注 重 现 世 安 乐, 而 不 注 重 后 世 解 脱, 不 注 重 后 世 的 究 竟 安 乐。 殊 不 知, 此 世 的 快 乐 是 极 其 短 暂 的, 只 有 解 脱 乐 才 是 究 竟 的。 因 此, 我 们 可 以 这 样 说: 如 果 说 法 者 只 告 诉 大 家 现 世 乐, 而 不 告 诉 大 家 解 脱 乐, 我 认 为 这 是 不 究 竟 的, 或 者 可 以 说 是 相 似 法, 不 是 正 法。 因 为, 你 在 告 诉 众 生 轮 回 的 好 处, 劝 导 众 生 贪 恋 娑 婆 世 界。 必 须 首 先 肯 定 这 个 世 间 是 痛 苦 的, 这 样 才 能 发 起 出 离 心。
人 间 净 土 思 想 的 倡 导, 本 来 是 积 极 有 益 的。 可 是, 目 前 有 相 当 多 的 人 只 谈 人 间 不 知 净 土, 而 且 越 谈 越 离 奇, 越 谈 越 忘 失 根 本。 修 行 的 目 的, 只 求 延 年 益 寿, 享 乐 人 生。 殊 不 知 五 蕴 色 身 是 用 功 办 道 的 条 件, 且 是 如 幻 如 化 的 假 有。 释 迦 牟 尼 佛 经 常 警 策 弟 子: 流 光 易 逝, 生 命 无 常。 即 使 你 怎 样 用 心 保 养, 最 终 必 定 业 尽 身 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