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 一 智 慧
众 所 皆 知, 遗 言 就 是 一 个 人 临 终 前 所 交 待 的 话。 佛 陀 临 入 灭 时, 说 出 最 后 遗 言:「 一 切 因 缘 和 合 法, 必 定 败 坏, 大 家 应 自 精 勤, 不 要 放 逸 !」
所 有 事 物 只 是 不 断 地 迁 流, 一 切 皆 空。 所 有 事 物 无 常( anicca ), 不 停 地 变 化, 无 止 境 地 迁 流, 这 样 不 断 的 迁 流, 完 全 无「 我」、 非「 我 所 有」, 大 家 应 自 精 勤, 不 要 放 逸。 换 句 话 说, 佛 陀 叮 嘱 我 们: 别 傻! 别 对 事 物 入 迷 ! 别 认 为 有 什 么 可 执 着 ! 别 轻 率 地 执 着 任 何 事 物, 这 是 佛 陀 所 说「 不 要 放 逸」 的 意 思。 我 们 应 该 要 时 常 具 足 精 勤 !
且 看 现 代 年 轻 人 的 问 题, 他 们 是 多 么 地 轻 率 啊! 他 们 认 为 一 切 事 物 都 可 爱、 可 取, 执 着 于 爱、 执 着 于 恨, 到 头 来, 只 有 使 自 己 和 他 人 苦 恼 罢 了 ! 这 种 人 没 有 遵 行 佛 陀 遗 言 中 的 教 导, 辜 负 生 为 人 身、 长 於 佛 教 家 庭, 辜 负 自 己 是 佛 教 徒, 他 们 没 有 实 践 佛 陀 最 后 的 期 许 !
我 们 所 有 的 人, 不 论 老 少, 正 面 临 实 践 佛 陀 遗 教 的 处 境, 不 要 放 逸、 不 要 失 念 ! 别 糊 里 糊 涂 以 为 事 物 可 执、 可 取, 要 常 观 世 间「 我 空」、「 我 所 有 空」。 若 我 们 的 心 空 掉 执 着, 贪、 嗔、 痴 就 不 会 生 起, 那 么, 不 论 做 什 么, 都 将 是 人 类 所 能 达 到 最 真、 最 善、 最 美 的, 也 就 是 说, 所 有 的 问 题 都 消 失、 结 束 了, 所 作 皆 办 了。
佛 陀 还 给 我 们 另 一 个 最 后 的 指 示:「 去 ! 到 处 去! 去 宣 扬 妙 法, 初、 中、 后 时 法 味 一 如。」 这 是 叮 嘱 我 们 要 去 作 利 他 的 事。 我 喜 欢 把 这 教 导 诠 释 成 佛 陀 嘱 咐 我 们 都 去 教 导「 无 执 无 著 」 - - 初 级 的 对 孩 童 说, 中 级 的 对 成 年 人 说, 高 级 的 对 即 将 了 悟 无 上 法 的 人 说, 此 外 别 无 可 说 了。
佛 陀 只 教 导「 无 执 无著 」, 它 可 以 不 同 的 层 次 教 导 小 孩、 中 年 人 和 老 人。 或 者 也 可 用 另 一 种 方 式 来 了 解: 为 得 现 世 人 间 的 利 益 而 说 法 是 低 层 次 的; 为 得 他 方 世 界 的 利 益 而 说 法 是 中 级 的; 最 终 级 的 是 为 得 超 越 世 间 的 无 上 利 益 而 说 法。 全 部 的 教 义 精 华 可 被 归 纳 成: 由 于 无 执 无 著 而 不 苦。 因 此 空 掉「 我」、「 我 所 有」 而 无 执 无 著 , 是 最 重 要 的 教 诲。
请 各 位 好 好 记 住 一 个 宣 说 全 部「 法」 的 字 - -「 空」(sunnata), 它 是 佛 教 的 核 心 与 精 髓。 人 因 心 不「 空」 而 破 戒; 因 心 不「 空」 而 没 有 禅 定; 因 心 不「 空」 而 没 有 智 慧。
佛 陀 有「 空 心」,「 空 心」 正 是 佛 陀 的 特 性;「 法」 也 是「 空」 - - 解「 空」、 行「 空」、 证「 空」,「 究 竟 空」 即 涅 槃; 僧 伽 是 随 佛 修 行 以 到 达「 空 心」 的 一 群 人, 佛、 法、 僧 归 纳 起 来 就 是 个「 空」 字。
持 戒 是 因 空 掉 烦 恼、 执 著 , 而 能 无 执 无 著 ; 当 到 达「 空 心」, 没 有 烦 恼 时, 就 能 到 达 圆 满 的 定; 当 了 悟 世 间 一 切 皆 空, 不 再 有 任 何 执 著 , 就 有 了 究 竟 的 智 慧。 道、 果、 涅 槃 是 有 次 第 地 了 悟「 空」 直 到 「 究 竟 空」; 施、 戒、 皈 依、 定、 慧、 道、 果 与 涅 槃 - - 全 部 都 可 归 结 为「 空」。
这 说 明 佛 陀 为 何 这 么 说:「『 空』 是 我 所 教, 没 有 谈 及『 空』 是 他 人 的 教 导, 是 后 期 弟 子 为 音 韵 和 谐 所 凑 成 的 非 正 轨 教 导。 任 何 的 素 答 ( suttanta) 是 如 来 所 说, 与『 空』 相 应, 义 理 奥 妙 深 远, 超 越 世 间。」 这 是 如 来 所 说 的 法。 相 反 地,「 任 何( 自 称 的) 素旦 答 (suttanta), 纵 使 辞 藻 华 丽、 音 韵 和 谐, 若 脱 离『 空』 的 轨 道, 就 与『 空』 不 相 应, 这 是 弟 子 的 说 法。」 有 这 两 种 素 答 ( suttanta ) 的 说 法, 与「 空」 相 应 的 是 如 来 的 说 法, 与「 空」 不 相 应 的 是 后 期 弟 子 的 说 法。
佛 陀 认 为「 空」 和「 空 相 应 法」 为 佛 教 真 正 的 本 质。 因 此 他 说:「 当『 空』 的 教 义 失 落, 人 们 不 再 关 心『 空』 时, 佛 法 的 精 髓 就 会 消 失。 」( 泰 本 巴 利 藏 第 16 册, 311 页)。
这 很 像 古 代 陀 舍 罗 诃( Dasaraha ) 国 王 代 代 相 传 的 鼓, 当 它 渐 渐 磨 损、 毁 坏, 长 期 一 次 次 被 补 缀 整 修, 直 到 最 后 全 由 新 的 材 料 组 成, 它 真 正 的 实 质 就 消 失 殆 尽 了 !
当 比 丘 不 再 重 视 那 原 是 他 们 应 该 去 解、 去 行 的「空 相 应 法」 时, 原 始 佛 教 的 本 质 就 可 说 已 经 完 全 消 失, 除 了 后 代 弟 子 所 说 新 的 内 容, 没 有 留 下 什 麽, 那 就 像 鼓 的 遭 遇 一 样。 请 去 读 读 看 ! 想 一 想 ! 佛 陀 叮 咛 我 们 要 宣 扬「 无 执 无 著 」 的 微 妙 法, 而 且「 初、 中、 后 时, 法 味 一 如」。 但, 现 在 佛 教 所 呈 显 的 是 什 么 风 貌 ?
它 像 原 本 的 老 鼓, 或 只 是 由 新 材 料 补 缀 而 成 的 新 鼓 ?
我 们 只 要 观 察 人 是 否 关 心「 空」 和 修 习「 空」, 自 己 就 可 找 到 答 案 了。 这 些 是 佛 陀 的 遗 教, 精 勤 修 行, 宣 扬 这 教 法( 空 相 应 法), 并 藉 着 学 习「 空」, 修 复 已 毁 坏 的 材 料, 让 它 重 现 生 机。 大 家 一 定 要 自 己 去 挖 掘, 去 研 讨, 去 学 习, 直 到 重 新 明 白( 空 相 应 法), 这 才 可 以 说 已 经 恢 复 它 的 实 质 了。
佛 使 比 丘